close

 

 

﹝自視﹞◎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濟公活佛‧聖訓‧注〉

……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孟子‧盡心上》:「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自然﹞◎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天然生成的東西,如空氣、日光、山河等皆是。如:「大自然」、「自然界」。此處喻渾然天成之意。

﹝自然所稟﹞◎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自然而來。《抱朴子》:「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壽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

﹝自尊﹞◎六十三年七月三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自重,自己尊重。《韓非子‧詭使》:「重厚自尊,謂之長者。」

﹝自媒﹞◎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女子不待媒妁而自行擇配。《管子‧形勢》:「自媒之女,醜不可信。」

﹝自給﹞◎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自己供給自己的生活所需。如:「躬耕自給」。《後漢書‧卷五十一‧李恂傳》:「潛居山澤,結草為廬,獨與諸生織席自給。」《唐‧許堯佐‧柳氏傳》:「歲餘,乏食,鬻妝具以自給。」

﹝自愛愛人﹞◎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大金剛〉

……同『自愛人愛。』,意為要先懂得尊重自己,那麼別人才會來愛護、尊重你。如同『敬人者人恆敬之』一樣。自愛,愛惜、尊重自己。《老子‧第七十二章》:「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勉事聖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自愛。」

﹝自經﹞◎六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明明上帝駕前侍御者‧張肴〉

……見『自縊』條目。

﹝自損﹞◎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自謙。損,貶抑、謙退。《三國志‧卷二十九‧魏書‧方技傳‧管輅傳》:「未有損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傷敗。」《晉書‧卷三十七‧宗室傳‧安平獻王孚傳》:「孚性至慎。宣帝執政,常自退損。」

﹝自達﹞◎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五教聖人‧聖訓‧注〉

……自我顯達。《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倫傳》:「皆鮮車怒馬,以財貨自達。」

﹝自新﹞◎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孟子亞聖‧聖訓‧注〉

……自己改過更新,重新做人。《史記‧卷十‧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漢書‧卷八十一‧匡衡傳》:「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 

﹝自與靈性別﹞◎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彌勒祖師〉

……見『名利迷其根  自與靈性別』條目。

﹝自種因﹞◎五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佛院茶使‧羅國綱〉

……見『六因』條目。

﹝自厲﹞◎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自我鞭策。厲,鞭策。亦作「自勵」。

﹝自樂﹞◎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南海古佛〉

……「欣然自樂」之意。心情愉快,自覺快樂。《楚辭‧王逸‧漁父章句序》:「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亦作「欣然自得」、「欣然自喜」。

﹝自緩﹞◎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佩韋自緩」之簡稱。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的重新出現。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自課﹞◎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自我省察。《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自奮﹞◎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孟子亞聖‧聖訓‧注〉

……自以為是,妄自尊大。《列子‧說符》:「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自縛﹞◎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

……自我綑綁、自我束縛。《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吉領命,即沐浴更衣,取繩自縛於烈日之中。百姓觀者,填街塞巷。」

﹝自縊﹞◎六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明明上帝駕前侍御者‧張肴〉

……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自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內外有兵守,雖衣帶皆為取去,蓋防其自縊也。」亦作「自經」。

﹝自勵﹞◎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見『自厲』條目。

﹝自斃﹞◎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自趨滅亡。《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自覺﹞◎五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文殊菩薩〉

……覺悟自我本具之佛性。三覺之一。

﹝自覺成全﹞◎五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文殊菩薩‧聖訓‧注〉

……見『道義妙果  自覺成全』條目。

﹝自贖﹞◎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彌補自己的罪過。如:「自贖罪過」、「立功自贖」。

【有】

﹝有一無二﹞◎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比喻事物獨一無二,極為罕見。《文明小史‧第二十五回》:「這功德有一無二,佛在西方,也要記下我們名字。」

﹝有口難言﹞◎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將話藏在心中,不敢說出口或難以啟齒。

﹝有司﹞◎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紅樓夢‧第六十八回》:「著他寫一張狀子,只管往有司衙門中告去。」

﹝有生﹞◎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泛指一切生物。《文選•陸機•豪士賦序》:「且好榮惡辱,有生之所大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

﹝有年﹞◎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八仙〉

……多年、數年。《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一》:「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唐‧元稹‧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誌銘》:「予與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有年﹞◎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豐年。《詩經‧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唐‧包何‧和程員外春日東郊即事詩》:「郎官休浣憐遲日,野老歡娛為有年。」

﹝有自來矣﹞◎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其來有自,喻事物的形成或發生,有其根源。《宋•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有作福田﹞◎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雷部風部龍部虎部  率八大金剛‧聖訓‧注〉

……見『福田』條目。

﹝有孚﹞◎七十七年八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見『悔亡』條目。

﹝有氓﹞◎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老百姓。氓,古代稱庶民為「氓」。《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鄭玄‧箋》:「氓,民也。」《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音 ㄇㄤˊ

﹝有非常之事﹞◎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見『聖人達節,萬物推移,體非常之道,立非常之功,實非常之人,有非常之事,不時正位,人神佇式。天命不常,惟德是與』條目。

﹝有典有則﹞◎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專員‧劉元英〉

……有法典規則可依循。《唐‧劉穆之‧洛州滎陽縣頭陀逸僧識法師上頌聖主中興得賢令盧公清德文》:「無偏無黨,有典有則。」

﹝有事﹞◎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指耕種之事。《晉‧陶潛‧歸去來兮辭》:「農人告余以春兮,將有事兮西疇。」 

﹝有娀﹞◎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早期社會的部落,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傳說有娀氏女簡狄,為帝嚳次妃,生契,契後為商朝祖先。見《史記‧卷三‧殷本紀》。娀,音 ㄙㄨㄥ

﹝有為﹞◎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南海古佛〉

……見『有為及無為  二法俱無相  以無有相故  二法則皆空』條目。

﹝有為及無為  二法俱無相  以無有相故  二法則皆空﹞◎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南海古佛〉  

……語出《十二門論品目‧觀相門第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云:「一日有為,不如一時無為。一年學教,不如一日修道。」《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當佛說完時:「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附錄

 【十二門論品目】

觀因緣門第一:萬法所因,似各有性,推而會之,實自無性,通達無滯,故謂之門。

觀有果無果門第二:重推無性之法,為先有而生,為先無而生,有無無生,以之為門。

觀緣門第三:上推因,此推緣,四緣廣略,皆無有果,故以為門。

觀相門第四:上三門推因緣無生,此推三相,三相既無,以之為門。

觀有相無相門第五:此推三相之實,為有相而相,為無相而相,有無無相,故以為門。

觀一異門第六:即推有相無相,為在一法,為在異法,不一不異,以之為門。

觀有無門第七:上推三相非相,此明四相,亦非生住,為有變異,為無同處,不有異處亦無,故以為門。

觀性門第八:既知有無,又推其性,變易無常,從緣而有,則非性也,故以為門。

觀因果門第九:無性之法,既無因果,變異處推,求則無得理,故以為門。

觀作門第十:無因無果,則為無作,四處既無,以之為門。

觀三時門第十一:既推無作,必盡其因故,尋三時無作,而以為門。

觀生門第十二:作為有造生為有,起時中既無,誰為生者,即以為門。

【觀相門第四】

※筆者按:

本第四《觀相門》是繼前三門:《觀因緣門第一》、《觀有果無果門第二》、《觀緣門第三》而來;上三門推因緣無生,本門推演三相,並予以破斥其三相〈生住滅〉,以三相既無之諦,以之為門而論述,是佛法中破斥三相的代表作,吾輩何幸,能在師尊百年聖誕紀念訓文中,得以目睹其奧,得其精義並參悟其理。

南海古佛以本門之主旨義諦:「有為及無為,二法俱無相,以無有相故,二法則皆空。」來勉勵一位道親;其實我們要明白,不管仙佛有無指名訓諭,其目的都是希望所有的道親都能予以重視並體悟其義,不能因為只是叫喚別人或勉勵他人,而以為與自己無關,因而忽略了仙佛慈悲渡眾的本意,這一點希望所有的道親都能夠有所體認,更何況佛海浩瀚無涯,能夠有機會來窺視這天地間最具不可思議的真理,這也是吾輩善緣根厚的福報,因為南海古佛是上古期間早已證道的佛祖,其智慧與慈悲力,不僅僅是無量無邊,更是不可思議的深廣而博大;吾輩何德何能,能得古佛親炙其奧,如同執子之手,教子習字般,這也是天道最珍貴的資產之一,因為由理天仙佛親自教誨,親示其諦,這種三生有幸的契機與福報,絕對是吾輩在百千萬劫中難得之殊遇,這就是天然正脈中最寶貴之處。更何況佛門也曾經是紅陽道盤的掌舵者,也渡化過無以數計的佛子,也有千佛萬祖的成道事證,絕對絕對不容忽視,不容小覷;白陽道盤雖應運而起,然道諦骨髓處,佛法還是最主要的資糧。

【原文】:

復次一切法空  何以故  有為及無為  二法俱無相  以無有相故  二法則皆空

【翻譯】:

此段在表示破一切相,故曰有為及無為,二法俱無相。復次三相中自具有為無為,譬如說有為法有三相,曰生住滅。然有外人謂三相亦有為亦無為。謂生住是有為,滅是無為。故若破三相,即破一切法,所以直名觀相門。其實三相者緣起如幻也,緣起幻相,實則為空。故龍樹菩薩,既明三相,復破三相。其所破者,在破外人執如幻假法為實有也,非破如幻假也。故破者破其執,不破其法。何以知之?偈云:「二法則皆空」,空焉可破?故知破其執,不破其空也。

佛依世諦說有三相,以第一義諦說諸法實相無相。於中心無所住,相不礙無相,無相不礙於相。若心有所住,則執相礙無相,執無相礙相,佛如此說法,旨在令眾生因緣起會入性空,由性空知是緣起。此是如來以權實二智度諸愚矇。智者聞無相即知無相即相,聞三相即知相即無相。如是始會因緣生不異本性空,本性空不異因緣生,因緣生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因緣生。

佛於無相說相,為欲止眾生「無」見。佛於相說無相,為欲止眾生「有」見。佛於無相說相,欲令眾生聞有即會是無。佛於相說無相,欲令眾生,聞無即會是有。若人於無知有謂之智,聞有知無謂之慧,如此說者,在破眾生之有無見,欲令眾生得真智慧。

破三相者,總明無生法。若法無生,當即無住。若無生無住,當即無滅。若無生住滅,則有為無為一切法即空矣。故長行曰,復次一切法空。空無自性,即緣起而性空,空無性成緣起。以緣起故,一一法有無量差別,以差別故,曰有為相。有為差別諸相,託緣幻現,假有非實,當體即是性空。故有為以無為為義,無為以有為為義。一尚不立,何況有二?所以龍樹菩薩為破此執,乃有觀相門來。

偈云:「有為及無為,二法俱無相,以無有相故,二法則皆空。」上半偈破有為無為二法相。法若無相,其法則空。故下半偈,由無相而明法空。用以說明一切法空,還應長行「復次一切法空,何以故?」。以有為無為俱無相故,則知一切法無相。以一切法無相故,所以一切法空。

【原文】:

有為法不以相成。問曰何等是有為相。答曰。萬物各有有為相。如牛以角峰垂地尾端有毛。是為牛相。如瓶以底平腹大頸細脣麤。是為瓶相。如車以輪軸轅軛。是為車相。如人以頭目腹脊肩臂手足。是為人相。如是生住滅。若是有為法相者。為是有為。為是無為。

【翻譯】:

有為法不以相成,是總明有為法無相也。有為法幻有非實,其相是假,眾緣所成無有自性,故無有相。以下問答,問何等是有為相?以四事回答,曰牛曰瓶,曰車曰人。答中雙引有情無情作答,示不偏局。

首先明萬物各有有為相。此二義中來,一萬物是果,故是有為相。二萬物眾緣所成無有自性,故是有為相。以下即舉四事明有為相。如牛以角鋒垂地尾端有毛,是為牛相。牛是有為法,因為牛是果法,牛以眾緣和合為相。以角、脊鋒、垂地、尾端有毛等,和合而有牛相。如瓶以底平腹大頸細唇麤是為瓶相。瓶是有為法,因為瓶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果法。例如瓶以底平、腹大、頸細、唇麤,眾緣和合而有瓶相,故知瓶是有為相。如車以輪軸轅軛,是為車相。車是有為,因為車是眾緣和合的果法。以輪、軸、轅、軛等眾緣和合,而有車相。如人以頭目腹脊肩臂手足,是為人相。人是有為,因為人是眾緣和合的果法。以頭、目、腹、脊、肩、臂、手、足等眾緣和合,而有人相。

以上略舉情與無情四事,明有為相。然有為法即是果,以上三門已明果法不生,廣略眾緣法,是中無有果。無果焉會有相?同時眾緣所成法,即是無自性。法無自性,是無此法。此法若無,焉會有相?故有為法不以相成。何以故?一切法空故。如是下據理奪破生、住、滅三相。先徵情,後破斥。請問如是生住滅,若是有為法相者,為是有為,為是無為。既曰生住滅三相是有為法相者,那麼此生住滅的本身,是有為抑是無為呢?此是徵問生住滅是不是眾緣所生的果法呢?若是,則眾緣所生的果法,本來無生。於上來三門中已破,汝今更立有為法相,被破必矣。若曰生住滅是無為,無為是無此法。何得謂有三相?同時三相若是無為,無為不應與有為作相。是故問與破,均重在提有為相。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