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罔】

﹝罔克久﹞◎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不能久長。

﹝罔兩﹞◎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山川中的木石精怪。《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或作「罔閬」、「魍魎」。

﹝罔匪﹞◎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無不是。罔,沒有。通「無」。如:「藥石罔效」。匪,不。《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罔極﹞◎七十七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無窮。《詩經‧小雅‧蓼莪》:「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文選‧劉琨‧勸進表》:「踊躍之懷,南望罔極。」

﹝罔閬﹞◎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罔兩』條目。

【非】

﹝非一﹞◎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不一。《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光武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文選‧劉孝標‧辯命論》:「然命體周流,變化非一,或先號後笑,或始吉終凶,或不召自來,或因人以濟。」

﹝非吾所存﹞◎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一陽帝君〉

……見『假以示物  非吾所存』條目。

﹝非命﹞◎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非壽終正寢。一般指因意外而死亡。《北史‧卷一○○‧序傳》:「痛父非命,終身不食酒肉。」《文選‧潘安‧馬汧督誄》:「然則忠孝義烈之流,慷慨非命而死者。」

﹝非俗﹞◎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和一般的不同。《薛仁貴征遼事略》:「適見執戟白袍年少指引軍兵,此人非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俺這裡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

﹝非德不樹﹞◎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沒有德行是無法樹立統治地位。

【析】

﹝析骨以爨﹞◎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見『析骸以爨』條目。

﹝析骨而炊﹞◎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見『析骸以爨』條目

﹝析理﹞◎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剖析事理。《文選‧嵇康‧琴賦》:「非夫至精者,不能與之析理也。」《唐‧元稹‧獻滎陽公詩五十韻‧序》:「諸生怗怗竦竦,各盡詞以獻公,公則舉其摧敵,推案析理。」

﹝析骸以爨﹞◎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分解人的骨骸來燒火作飯。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後用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因糧盡援絕的悲慘困境。《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華傳》:「巡握節而死,非虧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亦作「析骨而炊」、「析骨以爨」。 

﹝析薪﹞◎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劈柴。《詩經•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扡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論如析薪,貴能破理。」

【兔】

﹝兔死狐悲﹞◎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元‧汪元亨‧折桂令‧厭紅塵拂袖而歸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紅樓夢‧第八十二回》:「早要如此,晴雯何至弄到沒有結果。兔死狐悲,不覺滴下淚來。」亦作「狐兔之悲」、「狐死兔悲」、「狐死兔泣」。

﹝兔罝﹞◎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萬教聖人‧聖訓‧注〉

……泛稱捕捉鳥獸的網子。《文選‧張衡‧西京賦》:「結罝百里,迒杜蹊塞。」《詩.周南》篇名。《詩序》云:「兔罝,後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孔穎達疏箋》云:「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後以兔罝指在野之賢人。」亦作「罝兔」。

﹝兔絲﹞◎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菟絲』條目。

﹝兔絲子﹞◎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菟絲』條目。

﹝兔園﹞◎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員‧黃學秋與辦事專員‧劉月英〉

……見『梁園』條目。

【拊】

﹝拊﹞◎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拍打、輕擊。《書經‧益稷》:「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公拊楹而歌。」拊,音 ㄈㄨˇ

﹝拊﹞◎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雷部風部龍部虎部‧聖訓‧注〉

……撫育。通「撫」。《詩經‧小雅‧蓼莪》:「母兮鞠我,拊我畜我。」拊,音 ㄈㄨˇ

﹝拊心﹞◎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慈化真君‧聖訓‧注〉

……擊胸。表示悲傷或憤慨。《莊子‧讓王》:「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

﹝拊石﹞◎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撫摸石頭。拊,撫摸。《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六》:「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拊,音 ㄈㄨˇ

﹝拊掌﹞◎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拍手。《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一坐同時拊掌而笑,稱美良久。」

【尚】

﹝尚年﹞◎七十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尚齒』條目。

﹝尚志﹞◎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道德真君‧聖訓‧注〉

……高尚意志。《孟子‧盡心上》:「何謂尚志?曰:仁義而已矣。」

﹝尚書郎﹞◎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職官名。東漢以後,尚書屬官任滿一年者,稱為「尚書郎」。

﹝尚齒﹞◎七十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尊奉年高的人使居上。《禮記‧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周人貴親而尚齒。」《莊子‧天道》:「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或作「尚年」。

﹝尚親而貴仁  承師而問道﹞◎七十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

……尊崇親長而重視仁愛之道,承繼師尊之教誨而勤於學識之研讀。語出《大戴禮記‧保傅篇》:「帝入東學,尚親而貴仁;帝入南學,尚齒而貴信;帝入西學,尚賢而貴德;帝入北學,尚貴而尊爵;帝入太學,承師而問道。」三天主考引用《大戴禮記》所言,主要的是要強調,此人是孝順父母,且是位尊敬師長的人;懂得不恥下問,勤於學識之研讀者。

【徂】

﹝徂﹞◎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詩經‧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音 ㄘㄨˊ。往、去。

﹝徂﹞◎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已往的、過去的。《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贊曰》:「徂年已流,壯情方勇。」《宋‧ 陸游‧病少愈偶作詩二首之二》:「但恨著書終草草,不嫌徂歲去堂堂。」音 ㄘㄨˊ

﹝徂來﹞◎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見『徂徠』條目。

﹝徂徠﹞◎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亦作「徂來」。山名。又名尤來、尤崍、尤徠 。在山東省泰安縣東南。《詩‧魯頌‧閟宮》:「徂來之松,新甫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後因以「徂徠」指生長棟樑之材的大山。《唐‧劉禹錫‧崔公神道碑》:「善積家肥,子孫多材,如彼榱棟,必生徂徠。」《明‧徐渭‧抱琴美人圖詩》:「有時求柱桷,不信舍徂徠。」

﹝徂遷﹞◎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遷徙。《晉‧陸機‧飲馬長城窟行》:「戎車無停軌,旌旆屢徂遷。」徂,音 ㄘㄨˊ

【卷】

﹝卷阿﹞◎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詩經大雅篇名。共十章。根據《詩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或亦指頌美來朝之諸侯也。首章二句為:「有卷者阿,飄飄自南。」卷,曲貌。阿,大陵也。

﹝卷卷﹞◎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四海龍王‧聖訓‧注〉

……真摯誠懇。《漢書‧卷六十四下‧賈捐之傳》:「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無忌諱之患,敢昧死竭卷卷。」亦作「拳拳」、「惓惓」。音 ㄑㄩㄢˊ ㄑㄩㄢˊ

﹝卷舒﹞◎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進退、隱微顯明。《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故蘧甯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唐‧孟郊、韓愈‧遣興聯句:「蘧甯知卷舒,孔顏識行藏。」

﹝卷領﹞◎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領翻於外。古人認為是較原始的服式。《文子‧上禮》:「老子曰:『古者被髮而無卷領,以王天下。』」《晉‧左思‧魏都賦》:「追亙卷領與結繩,睠留重華而比蹤。」《南朝齊‧謝朓‧永明樂詩之二》:「鴻名軼卷領,稱首邁垂衣。」

﹝卷懷﹞◎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收藏。《論語•衛靈公》:「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府】

﹝府界﹞◎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三官大帝‧聖訓‧注〉

……府之轄地。宋代特指開封府之轄地。《宋‧司馬光‧除盜劄子》:「今歲府界、京東、京西、水災極多。」《宋史‧食貨志上四》:「詔開封府界先自豐稔畿縣立義倉法。」

﹝府倉﹞◎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古時指國家的倉庫。《國語‧越語下》:「田野開闢,府倉實,民眾殷。」《韋昭‧注》:「貨財曰府;米粟曰倉。」《韓非子‧解老》:「獄訟繁則田荒,田荒則府倉虛,府倉虛則國貧。」

﹝府庫﹞◎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國家儲藏財物的處所。《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

﹝府臧﹞◎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同「府藏」。《梁書•王嘉傳》:「外奉師旅,內振貧民,終無傾危之憂,以府臧內充實也。」《後漢書•耿純傳》:「竊見明公單車臨河北,非有府臧之蓄,重賞甘餌,可以聚人者也。」

﹝府藏﹞◎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舊時國家儲存文書、財物之所。亦指貯藏的財物。

【芳】

﹝芳名﹞◎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諸葛武侯〉

……猶美名。《唐‧薛存誠‧御制段太尉碑詩》:「青史應同久,芳名萬古聞。」《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詩》:「詎止芳名流簡冊,還將偉績著旂常。」《清‧顧炎武‧淮東詩》:「一死留芳名,一死骨已枯。寄語後世人,觀此兩丈夫。」

﹝芳林﹞◎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春樹。《文選‧張衡‧東京賦》:「濯龍芳林,九谷入溪。」《宋‧張元幹‧點降脣‧畫閣深圍詞》:「畫閣深圍,暖紅光裡芳林影。」

﹝芳信﹞◎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敬稱他人的書信。《歐陽修‧蝶戀花‧臘雪初消梅蕊綻詞》:「望極不來芳信斷,音書縱有爭如見。」《宋‧史達祖‧雙雙燕‧過春社了詞》:「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

﹝芳津﹞◎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太白星君‧聖訓‧注〉

……謂皮膚潤澤。亦以指潤澤的皮膚。《南朝梁‧蕭統‧三婦豔詩》:「小婦獨無事,紅黛潤芳津。」

﹝芳菲﹞◎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花草的芳香。《漢‧無名氏‧古詩三首之一》:「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唐‧駱賓王‧帝京篇詩》:「倡婦銀鉤采桑路,倡家桃李自芳菲。」亦可解為「花草」。

﹝芳尊﹞◎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芳樽』條目。

﹝芳塵﹞◎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西方教主‧聖訓‧注〉

……香塵。《文選•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脩竹茂林詩》:「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樽。」《文選•謝莊•月賦》:「綠苔生閣,芳塵凝榭。」

﹝芳鄰﹞◎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敬稱鄰居。《唐‧王勃‧滕王閣序》:「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芳樽﹞◎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亦作「芳尊」、「芳罇」。精緻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晉書‧阮籍等傳論》:「嵇阮竹林之會,劉畢芳樽之友。」《唐‧李頎‧夏宴張兵曹東堂詩》:「雲峯峨峨自冰雪,坐對芳罇不知熱。」《唐‧杜甫‧贈虞十五司馬詩》:「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宋‧劉敞‧獨行詩》:「卻謝芳尊酒,悠悠誰與歡。」《清‧納蘭性德‧金縷曲詞之三》:「生怕芳尊滿,到更深迷離醉影,殘鐙相伴。」

﹝芳澤﹞◎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四位菩薩‧聖訓‧注〉

……婦女用以潤髮的香油。後泛指婦女的香氣。《列子‧周穆王》:「施芳澤,正蛾眉。」《聊齋志異‧卷二‧阿寶》:「得近芳澤,於願已足。」

﹝芳樹﹞◎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安和童‧李宜玲〉

……花木。《文選‧阮籍‧詠懷詩十七首之十三》:「芳樹垂綠葉,清雲自逶迤。」《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芳樹籠秦棧,春流遶蜀城。」

﹝芳罇﹞◎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芳樽』條目。

﹝芳蘭﹞◎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香蘭。《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思樹芳蘭,剪除荊棘。」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