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
﹝芰荷﹞◎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菱花,一說荷花。《楚辭‧屈原‧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宋‧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詩四首之一》:「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芰,音 ㄐ一ˋ。
【卸】
﹝卸甲﹞◎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卸下戰袍不打仗。《三國演義‧第三十回》:「二人倒戈卸甲,拜伏於地。」
【歧】
﹝歧路﹞◎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見『岐路』條目。
【房】
﹝房師﹞◎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科舉時代,舉子稱其薦卷房官為「房師」。《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老弟太謙了,此次房師是那位?」
【宕】
﹝宕子﹞◎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遠行不歸、浪蕩忘返的人。亦作「蕩子」。
【泫】
﹝泫然﹞◎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流淚的樣子。《禮記‧檀弓上》:「孔子泫然流涕,曰:『吾聞之:古不脩墓。』」《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泫然對曰:『歿矣!』」泫,音 ㄒㄩㄢˋ。
【枝】
﹝枝梧﹞◎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抵拒、抵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唐‧杜甫‧夜聽許十損誦詩愛而有作詩》:「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亦作「支吾」。
【底】
﹝底滯﹞◎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閉塞。
【肫】
﹝肫肫﹞◎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誠懇的樣子。音 ㄓㄨㄣ ㄓㄨㄣ。
【押】
﹝押司﹞◎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職官名。宋代衙門中辦理文書、獄訟的役吏。《金瓶梅‧第一回》:「知縣隨即換押司去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巡捕都頭。」
【呴】
﹝呴呴﹞◎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言語順暢。《南史‧卷十四‧宋宗室及諸王傳下‧文帝諸子傳》:「與人言呴呴,常恐傷其情。」呴,音 ㄒㄩˇ。
【者】
﹝者末﹞◎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員‧黃學秋與辦事專員‧劉月英〉
……見『遮莫』條目。
【呼】
﹝呼盧﹞◎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一種古代賭博。猶今之擲骰子。古時賭博,削木為骰子,一面塗黑,畫犢,一面塗白,畫雉,共五子;五子全黑叫做「盧」,是頭采。投擲時,希望得盧,連連呼它。所以稱為「呼盧」。《宋‧劉克莊‧木蘭花‧年年躍馬長安市詞》:「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縱酒呼盧,且自暫同於俗。」
【泗】
﹝泗水﹞◎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員‧黃學秋與辦事專員‧劉月英〉
……郡名。秦朝設置,江蘇舊徐州、淮安、邳州,安徽鳳陽、宿州、泗州,都在其境內。
【泡】
﹝泡影﹞◎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雲寶二童〉
……比喻空虛不真實,如夢幻之影。《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氛】
﹝氛邪﹞◎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月慧菩薩‧聖訓‧注〉
……凶惡不祥之氣。
【岡】
﹝岡巒﹞◎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員‧黃學秋與辦事專員‧劉月英〉
……連綿的小山。《文選‧張衡‧西京賦》:「華嶽峨峨,岡巒參差。」《老殘遊記‧第八回》:「只是這左右大路,就是兩批長嶺,岡巒重沓,到此相交。」
【呻】
﹝呻吟﹞◎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太白金仙‧聖訓‧注〉
……因病痛或哀傷所發出的聲音。《三國演義‧第九十八回》:「時郝昭病危。當夜正呻吟之間,忽報蜀軍到城下了。」《紅樓夢‧第四十七回》:「一齊來至馬前,只聽葦中有人呻吟。」
【芸】
﹝芸窗﹞◎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濟公活佛‧聖訓‧注〉
……書齋的別稱。以內有驅蟲之芸香,故稱。《金‧馮延登‧洮石硯詩》:「芸窗盡日無人到,坐看玄雲吐翠微。」《明‧朱權‧卓文君‧第一折》:「靜守芸窗,僻居顏巷。」
【炕】
﹝炕陽﹞◎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枯涸。比喻對於臣下百姓毫無恩澤。炕,烤﹑烘乾。如:「炕餅」﹑「炕肉」。《詩經‧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句下毛亨‧傳》:「炕火曰炙。」《孔穎達‧正義》:「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炕,音 ㄎㄤˋ。
【拑】
﹝拑口﹞◎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閉嘴不說話。《漢‧賈誼‧過秦論》:「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今日賈政在席,也是拑口禁言。」亦作「鉗口」、「箝口」。拑,音 ㄑ一ㄢˊ。
【氓】
﹝氓隸﹞◎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猶賤民。舊時對勞動人民的貶稱。《漢‧賈誼‧過秦論上》:「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一本作「甿隸」。《南朝宋‧鮑照‧征北世子誕育上疏》:「凡在氓隸,莫不忭悅。」《元‧柳貫‧送馬伯庸禦史出使河隴詩》:「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明‧何景明‧何子•上作》:「正之與邪,公之與私,氓隸之人能辨其所好惡。」氓,音 ㄇㄤˊ。
【邸】
﹝邸第﹞◎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大金剛〉
……古代諸侯王入京朝見天子時,所居住的官邸。
【炊】
﹝炊爨﹞◎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燒火煮飯。《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搜了巢穴,將敗殘的苗子盡行殺了,苗婆留在軍中,執炊爨之役。」《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近日園中姊妹皆各在房中吃飯,炊爨飲食亦便,寶玉自能變法要湯要羹調停。」爨,以火燒煮食物。音 ㄘㄨㄢˋ。
【岧】
﹝岧嶢﹞◎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散花仙女‧聖訓‧注〉
……山勢高峻的樣子。《三國‧魏‧曹植‧九愁賦》:「踐蹊徑之危阻,登岧嶢之高岑。」《唐‧崔顥‧行經華陰詩》:「岧嶢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音 ㄊ一ㄠˊ 一ㄠˊ。
【囹】
﹝囹圄﹞◎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監牢、監獄。《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了囹圄刀鋸之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則小弟這幾根老骨頭,只好瘐死囹圄之中矣!」囹圄,音 ㄌ一ㄥˊ ㄩˇ。
【阽】
﹝阽危﹞◎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危險。《漢‧賈誼‧說積貯》:「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入於阽危之域;躋俗於仁壽之地。」阽,臨危、危險。音 ㄉ一ㄢˋ。
【杵】
﹝杵臼﹞◎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萬仙菩薩‧聖訓‧注〉
……杵與臼。泛指舂搗物品的器具。《唐‧裴鉶‧裴航》:「昨有神仙遺靈丹一刀圭,但須玉杵臼,擣之百日,方可就吞。」
【怵】
﹝怵惕﹞◎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驚恐。《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楚辭‧宋玉‧九辯》:「蟋蟀鳴此西堂,心怵惕而震盪兮。」怵惕,音 ㄔㄨˋ ㄊ一ˋ。
【沮】
﹝沮洳﹞◎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低溼的地方。《詩經‧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元‧王惲‧輓漕篇》:「發源本清淺,才夏即沮洳。」沮洳,音 ㄐㄩˋ ㄖㄨˋ。
【庚】
﹝庚癸﹞◎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庚癸古為軍糧的隱語。語出《左傳‧哀公十三年》:「對曰:『粱則無矣,麤則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後引申為告貸的意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叔儀乞糧於魯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肸】
﹝肸蠁﹞◎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散布瀰漫。指聲響或氣體的傳播。《文選‧左思‧吳都賦》:「光色炫晃,芳馥肸蠁。」音 ㄒ一ˋ ㄒ一ㄤˇ。
【佽】
﹝佽飛﹞◎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原是指春秋時楚國勇士次非。《呂氏春秋‧知分》:「荊有次非者,得寳劍於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寳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荊王聞之,仕之執圭。」因此指古代劍士為「佽飛」。漢代用以稱武官,取其輕便若飛的意思。《唐‧楊炯‧左武衛將軍成安子崔獻行狀》:「受軍麾命服之數,掌期門佽飛之職。」或作「荊飛」、「次非」。佽,音 ㄘˋ。
【咄】
﹝咄嗟﹞◎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嘆息。《抱朴子‧勤求》:「令人怛然心熱,不覺咄嗟。」《宋‧梅堯臣‧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詩》:「吾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咄嗟,音 ㄉㄨㄛˋ ㄐ一ㄝ。
【帚】
﹝帚星﹞◎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南極壽星‧聖訓‧注〉
……見『彗星』條目。
【拋】
﹝拋簪﹞◎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太白仙君〉
……丟棄當官的頭飾;喻不屑官位而去。簪,古人用來綰髮或固定頭冠的頭飾。如:「頭簪」。《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亦稱為「簪子」。
【佯】
﹝佯狂﹞◎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慈化真君〉
……假裝瘋狂。《紅樓夢‧第五十七回》:「寶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鵑回去,故又或作佯狂之態。」亦作「陽狂」。
【妲】
﹝妲己﹞◎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為中國殷商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世稱「蘇妲己」,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而蘇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蘇莊(今溫縣蘇王村)。商紂王子辛〈亦稱帝辛,帝乙之子,武庚之父〉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繫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對象。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以及春秋之驪姬合稱「中國古代四大妖姬」。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延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舞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豔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紂王還在沙丘(今河北廣宗)設「酒池」,懸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蕩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斬首而死。
【狀】
﹝狀頭﹞◎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狀元。《唐‧盧儲‧催妝詩》:「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
【邵】
﹝邵伯溫﹞◎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邵雍子伯溫,字子文,生於宋仁宗嘉元年〈一零五六年〉,由於邵雍名重于世,司馬光、富弼、呂公著、程顥、程頤兄弟均交其門,所以伯溫人則受父教誨,深得「人間父教」,出則以兄事司馬光、程頤等,因此他的學識日益見博,尤熟當世之務。
司馬光出任宰相時曾力薦伯溫為官,但未成而司馬光去世。呂大防為相時,曾命伯溫任西京國子監教授,並將司馬光的孫子司馬植托他教授。邵伯溫到任後教誨司馬植說:「你是司馬溫公的孫子,朝中諫官司馬康的兒子,自己學好學壞,是賢是愚,能引起天下輿論的密切關注,這是令人可畏的。」在邵伯溫的教誨下,司馬植變「賢愚在天下,可畏也」的巨大壓力,為激勵自己奮發的內在動力,力學不懈,終於成為有建樹的人。他的弟子趙鼎任宰相後,曾為邵伯溫作墓表說:「以學行起元祜,以名節居紹聖,以言廢于崇寧。」這三句話是對邵伯溫一生的評價。邵伯溫著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辨誣》、《辨惑》、《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
【作】
﹝作事智﹞◎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見『四智心品』條目。
【垃】
﹝垃圾相﹞◎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邋遢、髒兮兮的樣子。
【咕】
﹝咕咕唧唧﹞◎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小聲說個不個的樣子。《紅樓夢‧第七十二回》:「什麼大事,只管咕咕唧唧的,你放心且去。」《文明小史‧第四十五回》:「黃撫臺屈指一算,嘴裡又咕咕唧唧的說:『來不及,來不及。』」咕唧,音 ㄍㄨ ㄐ一。
【彼】
﹝彼安足齒﹞◎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亦作「不足齒及」。不值得一談。如:「區區小事,不足齒及!」亦作「不足掛齒」。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