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言】

﹝言了因﹞◎五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佛院茶使‧羅國綱〉

……見『六因』條目。

﹝言不由中﹞◎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言不由衷』條目。

﹝言不由衷  行不由心  信口開河  應吾主考  或為講師  或為理事  竊位素食  誠為可嘆﹞◎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

……言行不一致,只會動嘴巴,心意都不真實,隨便答應我主考說可以承擔「講師」或「理事」之職的,難道都不知道「出口成愿」這句話嗎?難道都不明白,現在的盡「天職」就是將來得「天爵」的憑證嗎?佔著「天職」之位,卻不知盡心盡力,為道戮力以赴,那擁有這個「天職」又有什麼用呢?不是很可惜、很可悲的嗎?主考之意,指的不單單是「講師」或「理事」而已,從點傳師、壇主、三才、辦事員、一般道親等都應該要體會深思主考的用心,自己想一想,是不是也在竊位素食,是不是有懈怠偷懶而忽略了自己曾經發過的大愿?就算是只有十條大愿,自己是不是也有在盡心盡力的去實現呢?

﹝言不由衷﹞◎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

……言詞與心意相違背。如:「他一向討厭交際場合,因為人們說的盡是些言不由衷的應酬話。」亦作「言不由中」。

﹝言不純師  行不純德﹞◎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言而不足以為法,行而不足以為德。語出《漢書‧東方朔列傳》:「言不純師,行不純德,其流風遺書蔑如也。」

﹝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說話與行事不能相照應,行動和言語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語出《孟子•盡心下》:「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宋•陸九淵‧策問》:「夫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誠足病也。」

﹝言及謬修殺生多﹞◎六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明明上帝駕前侍御者‧張肴〉   

……見『得道師母地獄返 …… 言及謬修殺生多』條目。

﹝言外﹞◎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言語本身以外的意思。如:「意在言外」。《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

﹝言外證無聲﹞◎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

……見『靜中觀有漏  言外證無聲』條目。

﹝言以人嗤﹞◎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

……出口出言就是譏笑別人。嗤,譏笑。如:「嗤之以鼻」。《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言生因﹞◎五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佛院茶使‧羅國綱〉

……見『六因』條目。

﹝言行為火﹞◎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見『亨時為夏  寂感化裁  言行為火  鼓舞推遞』條目。

﹝言旨﹞◎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語意。《後漢書‧黃瓊傳》:「瓊辭疾讓封六七上,言旨懇惻。」

﹝言言﹞◎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每一句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輅亹亹而談,言言精奧。」

﹝言忠信  行篤敬﹞◎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忠信篤敬』條目。

﹝言若懸河﹞◎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比喻善用辭令,說話滔滔不絕。《隋書‧卷六十七‧裴蘊傳》:「蘊亦機辯,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亦作「懸河瀉水」。

﹝言笑不苟﹞◎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即「不苟言笑」之意。不隨便說笑。通常用來形容人一板一眼,嚴肅而不易親近。《清史稿‧卷五○○‧遺逸傳一‧朱元瑜傳》:「之瑜嚴毅剛直,動必以禮。平居不苟言笑。」《野叟曝言‧第六十四回》:「木四姐端莊貞靜,不苟言笑,你怎說此話來?」

﹝言箴﹞◎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語義:人心的發動是從語言開始的,能夠平息躁動和妄念,內心就可以專注和寧靜。說話是關鍵,一句話沒說好,就要引起戰爭,這就叫「興戎出好」。語言能夠引起戰爭,也能帶來和平。一個人的吉凶榮辱,往往是從他說的話開始的;一句話沒說對,殺身之禍就招來了。一句話說好了,說不定就能得到榮華富貴。《朱子家訓》就曾說過,「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過於簡單,很荒誕,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說得過於繁雜,又顯得支離破碎,使別人半天不得要領。說話太放肆多半與事理相違背,你若說出一些違背天道的話,那麼應對你的往往也是一些違背天道的話。比如,我罵你一句,換回來你罵我一句,發出什麼,就得到什麼,就是所謂的「出悖來違」。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禮的話,就不要去說,這是多麼發人省思的言辭訓語啊!

﹝言簡意賅﹞◎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西方教主‧聖訓‧注〉

……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傳三‧陳奐傳》:「奐嘗言大毛公詁訓傳言簡意賅,遂殫精竭慮,專攻毛傳。」

﹝言類懸河﹞◎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說話滔滔不絕如懸河之水。比喻能言善辯。《南朝齊‧王僧虔‧誡子書》:「郭象言類懸河,不自勞苦,何由至此?」亦作「懸河瀉水」。

【志】

﹝志士仁人﹞◎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金童玉女‧聖訓‧注〉

……具有理想抱負和道德仁心的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宋‧陸游‧跋傅給事帖》:「會秦丞相檜用事,掠以為功,變恢復為和戎,非復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憤入地者,可勝數哉。」

﹝志行﹞◎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道德真君‧聖訓‧注〉

……志向和品行。《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

﹝志同天地﹞◎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

……志於法天象地、契合於天地之經緯能量,契機契理於大自然不可變的真理。

﹝志沖斗牛﹞◎七十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氣沖斗牛』條目。

﹝志求名爵﹞◎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

……立志於凡俗之功名爵祿。

﹝志忠慮純﹞◎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志慮忠純』條目。

﹝志衰﹞◎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萬仙菩薩〉

……鬥志衰頹。

﹝志凌河嶽子卿踰﹞◎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本段承前四句「千山萬壑喧豗生,峭壁山岩瀑布興,鏤月裁雲玉宇壯,鉤心鬥角金屋崇」之續義;此四句請自行查閱,筆者有詳細說明。所以說,修行者要先能立志,這個志氣,要如山川大地之不可動搖;這個志向,要如山川大地之浩瀚無涯,甚至還要超越它。以蘇武為例,居匈奴十九年持節而不屈;這種志氣與志向,足以媲美山川大地之浩蕩剛猛,甚至還過之而無不及。凌,踰越、超過。通「陵」。踰,越過、超過。同「逾」。

﹝志略﹞◎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志氣才略。《後漢書‧卷四十七‧班超傳》:「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

﹝志雲節雪﹞◎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

……喻其志若雲之高,其節若雪之白。

﹝志業﹞◎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志向與事業。《南朝梁‧沉約‧臨川王子晉南康侯子恪遷授詔》:「門下侍中臨川王子晉,志業清敏,器尚夷通。」《沉德符‧野獲編‧禮部一‧董伯念》:「伯念有才名,其志業不凡,不幸為富貴所累,以致短折。惜哉!」

﹝志微﹞◎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微弱。《禮記‧樂記》:「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王引之‧經義述聞•禮記中》:「『志』亦『微』也。『志』與『職』古字通。《說文》:職,記微也。」一說:「志微,意細也。」

﹝志意﹞◎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志氣願望。《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文選‧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

﹝志銘﹞◎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三官大帝‧聖訓‧注〉  

……亦作誌銘,即墓誌銘。《宋‧曾鞏‧與王介甫第三書》:「深父殂背,痛毒同之,前書已具道矣。示及誌銘,反復不能去手。」《清‧趙翼‧陔餘叢考•碑表志銘之別》:「《曾子固文集》有云:碑表立於墓上,誌銘則埋壙中。」或作「墓誌銘」。

﹝志諸石﹞◎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鐫刻在石碑上。志,記載、記錄。通「誌」。《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變動。」

﹝志慮忠純﹞◎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為「志忠慮純」之倒裝句。志向忠誠,思慮純熟。語出《出師表》:「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志慮忠純致其道﹞◎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志向忠誠,思慮純熟,以達於其道。志慮忠純,為『志忠慮純』之倒裝句。志向忠誠,思慮純熟。語出《出師表》:「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良】

﹝良人﹞◎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太白星君‧聖訓‧注〉

……婦人稱夫。《孟子‧離婁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妻稱夫曰砧,又曰良人。」

﹝良日﹞◎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吉日;好日子。《禮記‧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君,遂獻繭于夫人……及良日,夫人繅。」《陳澔‧集說》:「良日,吉日也。」《史記‧淮陰侯列傳》:「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說郛‧卷六十引晉‧周處‧風土記》:「魏時人或問董勛云:『七月七日為良日,飲食不同於古,何也?』勛云:『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糜為珍。』」《唐‧袁郊‧甘澤謠•紅線》:「卜選良日,將遷潞州。」

﹝良友﹞◎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濟公活佛〉

……有益的好朋友。《荀子‧性惡》:「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文選‧潘岳‧寡婦賦》:「良友既沒,何痛如之。」

﹝良史﹞◎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優秀或稱職的史官。《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論曰》:「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文選‧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

﹝良臣﹞◎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見『六臣』條目。

﹝良平﹞◎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海龍王‧聖訓‧注〉

……指漢張良、陳平的並稱。二人皆劉邦的謀臣。《漢書‧刑法志》:「任蕭曹之文,用良平之謀……大略舉焉。」後世常用於比喻足智多謀之人。《周書‧賀拔勝傳》:「雖有韓白之勇,良平之謀,亦不能為大王用也。」《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平常家裏沒風波,總有良平也無用。」

﹝良有以也﹞◎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太白星君〉

……良:很,甚;以:所以,原因。指某種事情的產生是很有些原因的。語出《晉‧常璩‧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古人一饋十起〈注〉,輒沐揮洗,良有以也。」《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良辰﹞◎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好日子、吉日。《文選‧左思‧招隱詩二首之二》:「相與觀所肖,逍遙撰良辰。」《晉‧陶潛‧歸去來兮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或作「良日」。

﹝良辰夏典萬仙來  載舞載歌盡暢懷﹞◎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在此夏典良辰時刻,千佛萬祖、諸天神聖、萬仙菩薩等都降凡為慶祝上帝聖典而來,天上人間,無不唱著歌跳著舞,盡情於歡樂之中。

﹝良辰無幾  惜之修身﹞◎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仙〉

……最好的、最恰當的時機與歲月所剩不多了,應該要好好的修身立德。人生百年,倏忽而過,無常一到,任爾富甲萬金,只有德業隨身。仙佛奉勸世人,先從修身立德開始。以孝為起點,百善孝為先,做不到孝字,就不要談修道。修身,涵養德性,以淑善其身。《唐‧元稹‧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士制》:「慎獨以修身,推誠以事朕。」

﹝良金美玉﹞◎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比喻文章的丰采。

﹝良相﹞◎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雲寶二童‧聖訓‧注〉

……賢能的宰相。《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夫四聰不達,華陽君所謂亂臣。百姓無冤,孫叔敖稱為良相。」

﹝良訊﹞◎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美好的問候。《晉‧陸機‧贈馮文羆詩》:「愧無雜佩贈,良訊代兼金。」《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詩》:「良訊封鴛綺,餘光借玳簪。」

﹝良將﹞◎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孟子亞聖‧聖訓‧注〉

……善於治軍的將領。《戰國策‧秦策五》:「桀聽讒而誅其良將。」《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楊奉、韓暹誠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將也。」

﹝良儔﹞◎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良友。《文選‧趙至‧與嵇茂齊書》:「良儔交其左,聲名馳其右。」《文選‧盧諶‧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舒情將焉訴。」

﹝良藥苦口﹞◎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能治病的藥,多味苦難嚥。比喻諫言多拂逆於心,但確有益於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己已疾也。」《三國志‧卷五十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良藥苦口利於病﹞◎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能治癒疾病的藥,多苦口難嚥。比喻諫言多拂逆於心,但確有益於人。《三國演義‧第六十回》:「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