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
﹝妻離子散﹞◎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家人離散,不能團聚。《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致勇第七》:「不幸而死,妻離子散,香火蕭然,萬事瓦解。」
【怕】
﹝怕硬欺軟﹞◎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見『欺軟怕硬』條目。
【刮】
﹝刮垢磨光﹞◎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
……比喻將人的缺失除去,使其光芒顯現。《唐‧韓愈‧進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昃】
﹝昃食宵衣﹞◎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形容勤於政事。《南朝陳‧徐陵‧陳文皇帝哀冊文》:「勤民聽政,昃食宵衣。」亦作「旰食宵衣」、「宵衣旰食」。
【佶】
﹝佶屈聱牙﹞◎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五教聖人‧聖訓‧注〉
……佶屈,曲折不順。聱牙,拗口。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艱澀,讀起來不順口。《唐‧韓愈‧進學解》:「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佶聱,音 ㄐ一ˊ ㄠˊ。
【拆】
﹝拆散鴛鴦唱悲歌﹞◎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專員‧劉元英〉
……見『天倫之樂溫情多 地久天長笑呵呵 誰知美夢午夜醒 拆散鴛鴦唱悲歌』條目。
【到】
﹝到處逍遙總付天外渺渺﹞◎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
……見『死落何存頃刻空成虛 到處逍遙總付天外渺渺』條目。
【念】
﹝念彼蒼穹 精氣凝結 至大至剛 始一終九﹞◎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南海古佛〉
……天地造化之妙,始於渾然一氣,集結陰陽精華,以一而為旨,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有天地之精凝,方有天地之至大者;有天地之氣結,方有天地之至剛者。故,一者,道也;道之生也,日月定軌,星曜定位,四時定序,倫常定彝,萬物遂成,故宇寰之象,至極至玄,至奧至妙,至大至剛,至微至杳。九者,極眾也,九之生於一,一之續於九,天地造化,始於一而終成於九,故天地於焉成矣。
【沼】
﹝沼沚澗溪﹞◎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配十哲〉
……亦作「澗溪沼沚」。沼,水池。如:「池沼」、「沼澤」。《左傳‧隱公三年》:「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唐‧元結‧石魚湖上醉歌》:「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沚,凸起水面的小塊陸地。《詩經‧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南朝宋‧鮑照‧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音 ㄓˇ。澗,山間的流水。如:「溪澗」。《唐‧韋應物‧滁州西澗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沼沚澗溪,語出《左傳‧隱公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義譯:
鄭武公、莊公相繼為周平王的卿士,平王要把莊公的政權分一半給西虢公,莊公因此埋怨平王。平王說:「沒有這回事。」於是周鄭交換人質。王子狐到鄭國當人質,鄭公子忽到周當人質。平王死後,周人準備把政權交給西虢公。四月,鄭國大夫祭足率兵割取周溫地的麥子;秋天,又割取了周都城的穀子。自此周鄭交惡。君子說:「信誓如果不是發自心中,交換人質也沒有用。如能彼此瞭解諒解,用禮來約束,雖然沒有人質,又有誰能離間呢?如真有誠信,即使是山澗溪谷池沼沙洲的野草,浮萍蘩草水草水藻之類的野菜,筐筥錡釜的器具,池中路旁的積水,都可祭祀鬼神,可進獻王公。更何況是君子締結兩國的信約,依禮來行事,又哪裡用得著交換人質呢?國風有《采蘩》、《采蘋》兩篇詩,大雅有《行葦》、《泂酌》兩篇詩,這都是在表明忠信的重要啊!」
﹝沼沚澗溪川舊在 蘋蘩薀藻澤仍昭﹞◎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配十哲〉
……本二首承前兩首「日急月追歲催老,義勇三軍志不撓」之續義;一天一天過得非常急速,每個月都繼前一個月追上來,一歲一歲的增加,這都是在催促著年華的老去;所以修行者要有那不屈服的志氣,不因年歲的增加而喪志,不因體衰力弱而失去道心,要像三軍打仗的部隊一樣,勇猛前進不懈。何不看看原來的水池、池中小塊陸地、山間的流水、以及小溪流等,還是原來的樣子;再看那浮萍、蘩草、水草、水藻等依附而生的沼澤還是那樣地蓬勃而充滿活力。「沼沚澗溪」與「蘋蘩薀藻」均語出《左傳‧隱公三年》:「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原文是「澗溪沼沚」,仙佛將其前後文字互置,意義是一樣的,原義本來是在表明「誠信」的重要性,因為只要有心,是真誠忠信的,即使是山澗溪谷池沼沙洲的野草,或浮萍蘩草水草水藻之類的野菜,都可以用來祭祀鬼神或進獻王公;如果不具備忠信的條件,不依禮而行,就算交換人質也沒用。仙佛很有技巧地用《左傳》中的故事來比喻,一則為詩詞文章作前後語義的鋪陳,一則以歷史典故來為我們說明真誠忠信的重要性,所以參研聖訓要從不同的立場與角度來深入,是真實義也好,是世俗義也好,都是我們可以去深思探討的。
【佻】
﹝佻達﹞◎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道德天尊‧聖訓‧注〉
……同「佻撻」。輕薄放蕩;輕浮。《明‧劉元卿‧賢奕編•閑鈔下》:「今富貴家佻達子弟,乃有以紵絲綾緞為褲者,其暴殄過分,亦已甚矣。」《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任秀》:「幸秀聰穎,釋服,入魚台泮。而佻達善博,母教戒綦嚴,卒不改。」《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竊喜弟得佳婦,然恐其佻達招議。」
﹝佻撻﹞◎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道德天尊‧聖訓‧注〉
……同「佻達」。輕狂浮蕩。《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四》:「俗樸難佻撻,衣衿相與青。」
【幸】
﹝幸然﹞◎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慈化真君‧聖訓‧注〉
……幸好、幸虧。《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幸然解得廟門開,痛苦饑寒塞滿懷。」《水滸傳‧第六十一回》:「我思量平生學的一身本事,不曾逢著買主。今日幸然逢此機會,不就這裡發賣,更待何時!」
﹝幸臨﹞◎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
……敬辭。猶惠臨,光臨。《漢‧司馬相如‧長門賦》:「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漢書‧灌夫傳》:「將軍乃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漢‧劉向‧列女傳•楚老萊妻》:「寡人愚陋,獨守宗廟,願先生幸臨之。」
【事】
﹝事用三千﹞◎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三千』條目。
﹝事造三千﹞◎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三千』條目。
【帖】
﹝帖伏﹞◎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順從、折服。《宋‧薛季宣‧跋蜡虎圖詩》:「請君懸之政事堂,坐令帖伏犬與羊。」《宋‧曾鞏‧程嗣恭祖無頗程博文開封府推官制》:「慈惠足以煦養惸弱,剛嚴足以帖伏奸強。」
﹝帖服﹞◎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順從、屈服。《宋‧王安石‧彰武軍節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狀》:「公許之入贖自首,還故地而至者數千人,後遂帖服皆為用。」《三國演義‧第九十回》:「塞外蠻人方帖服,水邊鬼卒又猖狂。」亦作「帖伏」。
【怗】
﹝怗﹞◎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安靜。《太平廣記‧卷四五六‧餘干縣令》:「又灌百斛,乃怗然無聲。」怗,音 ㄊ一ㄝ。
﹝怗怗﹞◎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慈剛散仙‧聖訓‧注〉
……安靜貌;馴服貌。《唐‧元稹‧高荷詩》:「不學著水荃,一生長怗怗。」《新唐書‧劉文靜傳》:「唐公名載圖讖,聞天下,尚可怗怗以待禍哉?」《宋‧梅堯臣‧韓子華‧江南安撫詩》:「千里宣德澤,煦如春風馳;寒潮不起浪,怗怗威馮夷。」《明‧歸有光‧建 安尹沉 君墓誌銘》:「君一繩以法,豪右皆怗怗。」音 ㄊ一ㄝ。
【毒】
﹝毒卉﹞◎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泛指有毒的花草。《晉‧劉琨‧答盧諶詩》:「英蕊夏落,毒卉冬敷。」
﹝毒施人鬼﹞◎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形容一個人心狠手辣,無所不用其極,連人鬼都遭殃。《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汙國虐民,毒施人鬼。」
【迎】
﹝迎刃而解﹞◎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比喻事情很容易處理。《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聊齋志異‧卷二‧陸判》:「著力如切腐狀,迎刃而解。」
﹝迎致﹞◎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猶迎請。《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元典章•詔令一•歸附安民詔》:「朕惟自古降主必有朝覲之禮,已遣使特往迎致。」
【亞】
﹝亞夫﹞◎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周亞夫」之意。人名。漢沛縣(今江蘇沛縣)人。武侯周勃之子,封條侯,文帝時為將軍,治軍有名,景帝時討平七國之亂,官拜丞相,後坐事入廷尉,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亞聖﹞◎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對孟子的尊稱。元時封孟子為「亞聖鄒國公」。明世宗時罷其封爵,只稱「亞聖」,謂其次於孔子。
【肩】
﹝肩扶天下定太平﹞◎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
……本句繼前句「漢朝天數桓靈整」之續義;因為漢桓帝與漢靈帝昏昧無能,導致國家即將滅亡,我〈關羽〉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己任,一肩挑起為天下太平而竭盡心力。
﹝肩揲﹞◎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慈厚散仙 賴九虎‧聖訓‧注〉
……見『袈裟』條目。
【泯】
﹝泯沒﹞◎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形跡消滅。《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傳‧序》:「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於下,泯沒而無聞者。」亦作「泯滅」。
﹝泯滅﹞◎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形跡消滅。《唐‧杜甫‧詠懷古跡詩》:「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紅樓夢‧第一回》:「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之泯滅也。」亦作「泯沒」。
【妾】
﹝妾人﹞◎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見『妾身』條目。
﹝妾身﹞◎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舊時女子謙稱自己。《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三》:「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三國演義‧第四回》:「妾身代帝飲酒,願公存母子性命。」或作「妾人」。
【拓】
﹝拓展﹞◎六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
……開拓發展。
﹝拓展倫德蠻貊歸﹞◎六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
……本句與前一句「復興文化夷狄綏」意思類同。亦即將中華固有文化之倫理道德徹底實踐,繼而開拓發展,自然而然未開化之民族或國家,就會聽從而歸順。所謂的聽從而歸順,並非單指歸順於領導之下,而是包括歸順於倫理道德的真諦與實踐。
【芾】
﹝芾﹞◎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古代衣服上的蔽膝,有的以皮韋製成。通「韍」。芾,音 ㄈㄨˊ。
﹝芾﹞◎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樹木枝幹、莖葉幼小的樣子。《詩經‧召南‧采蘋》:「蔽芾甘棠,勿翦勿伐。」芾,音 ㄈㄟˋ。
【侔】
﹝侔﹞◎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相等。侔,音 ㄇㄡˊ。
﹝侔天地﹞◎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十八羅漢〉
……德侔天地之簡稱,謂德合天地也。《春秋繁露》:「故德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天子德厚侔天地. 潤澤施四海。」孔子曰:「道冠古今,德侔天地。」侔,音 ㄇㄡˊ,相等之意。
【沽】
﹝沽名﹞◎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利用手段謀取聲譽。《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並不知大義。」亦作「買名」。
﹝沽名釣譽﹞◎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明‧張鳳翼‧灌園記‧第三齣》:「我知道你不過是沽名釣譽,卻不道長他的志氣,滅我的威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倘若我只顧了小分,沽名釣譽,那時酒醉賭博、生出事來,我怎麼見姨娘?」亦作「釣名沽譽」、「沽名吊譽」、「沽名干譽」、「沽名邀譽」。
【沿】
﹝沿泝﹞◎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聖訓‧注〉
……順流或逆流。《唐‧獨孤及‧雨晴後陪王員外泛後湖得溪字詩》:「沿泝任舟檝,歡言無町畦。」泝,音 ㄙㄨˋ。
﹝沿襲﹞◎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依循舊法。《陳書‧卷三十三‧儒林傳‧沈文阿傳》:「若此數事,未聞於古,後相沿襲,至梁行之。」《唐‧韓愈‧讀儀禮》:「沿襲不同,復之無由。」
【怏】
﹝怏怏﹞◎七十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不滿意、不快樂的樣子。《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條侯免冠謝罪。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佒者非少主臣也!』」《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操知來意,乃懸迴避牌於門。關公怏怏而回。」亦作「鞅鞅」。
﹝怏怏不平﹞◎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因不滿而心不平。《隋書‧卷六十七‧虞世基傳》:「貧無產業,每傭書養親,怏怏不平。」
【泝】
﹝泝﹞◎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逆水而上。《左傳‧文公十年》:「漢泝江,將入郢。」《新唐書‧卷八十五‧竇建德傳》:「運糧泝河西上,舟相屬不絕。」泝,音 ㄙㄨˋ。
﹝泝游﹞◎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見『溯游』條目。
【芙】
﹝芙蓉﹞◎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植物名。錦葵科木槿屬,落葉大灌木或亞喬木。高約五公尺,葉掌狀淺裂,表面有薄毛。晚秋的清晨開白、紅、黃各色花,黃昏時變為深紅色,大而美豔,可供觀賞,與葉均可入藥。或稱為「木芙蓉」。
﹝芙蓉帳﹞◎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一種華麗多彩的帳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坰】
﹝坰﹞◎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郊野、郊外。《詩經‧魯頌‧駉》:「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毛亨‧傳》:「坰,遠野也。」《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坰,音 ㄐㄩㄥ。
﹝坰澤﹞◎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太白金仙‧聖訓‧注〉
……荒郊野外的沼澤地帶。坰,音 ㄐㄩㄥ。郊野﹑郊外。《詩經‧魯頌‧駉〈ㄐㄩㄥ〉》:「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毛亨‧傳》:「坰,遠野也。」《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抽】
﹝抽刀斬亂麻﹞◎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見『刀斬亂麻』條目。
﹝抽頭﹞◎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從別人身上得到某些好處。《紅樓夢‧第九回》:「我可也拿住了,還賴甚麼?先讓我抽個頭兒,咱們一聲兒不言語。」
【迕】
﹝迕﹞◎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南極仙翁‧聖訓‧注〉
……遇、逢。《後漢書‧卷六十六‧陳蕃傳》:「王甫時出,與蕃相迕。」音 ㄨˇ。
﹝迕物﹞◎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亦作「忤物」。冒犯人,與人不合。《魏書‧卷八十五‧文苑傳‧邢昕傳》:「昕好忤物,人謂之牛。」《宋史‧卷二六二‧李濤傳》:「濤慷慨有大志,以經綸為己任。工為詩,筆札遒媚,……亦未嘗忤物,居家以孝友聞。」
…………〈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