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孚】

﹝孚性﹞◎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誠信之本性。孚,誠信。《詩經‧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孚眾望﹞◎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關聖帝君  率法律主全班〉 

……受眾人信服。孚,使人信服。《左傳‧莊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亨】

﹝亨時為夏  寂感化裁  言行為火  鼓舞推遞﹞◎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以亨比喻為夏季,從元之寂靜肅穆開始,繼而感受天育萬物之德,此時萬物皆有一股生命的活力,且是積極而精進不懈的,可產生彌綸天地之志,有決斷萬難事物之智;在五行之中這個階段就屬於火,因為火所代表的就是活躍的生命力;在人的方面則喻之為言語,因為言語文字有激化智慧開悟之功,有世代傳遞之責,更有鼓舞人心向上精進之德。

﹝亨嘉﹞◎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易‧乾‧文言》:「亨者,嘉之會也。」亨,通達而無所障礙。嘉,美也。亨嘉,言天生成萬物的恩惠,經天道的流佈與擴散,使一切美好的事物聚集。周,徧也。品物,言萬物。

【罕】

﹝罕言寡語﹞◎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少言、不多言。形容人沉默,不隨意發言。

﹝罕聞﹞◎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很少聽到。《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如今且說一段不孝的故事,從前寡見,近世罕聞。」《紅樓夢‧第一回》:「果是罕聞,實未聞有還淚之說。」

【助】

﹝助紂為虐﹞◎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紂,商代的暴君。助紂為虐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隋‧祖君彥‧為李密檄洛州文》:「達等助紂為虐,嬰城自固。」《紅樓夢‧第九回》:「後又附助著薛蟠,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亦作「助桀為虐」。

﹝助桀為虐﹞◎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見『助紂為虐』條目。

【杖】

﹝杖履﹞◎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手杖和鞋子。因皆為出行時的用具,故引申為腳步、足跡。《唐‧朱慶餘‧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坏摍。」《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以犬馬病,勞夫子久待,萬慮不寧。今幸可從杖履。」亦作「杖屨」。

﹝杖屨﹞◎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見『杖履』條目。

【沆】

﹝沆﹞◎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渡水。《廣韻‧平聲‧唐韻》:「沆,渡也。」音 ㄏㄤˊ

﹝沆溉﹞◎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水慢慢的流。《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橫流逆折,轉騰潎洌,滂濞沆溉,穿隆雲橈。」音 ㄏㄤˋ ㄍㄞˋ

【忸】

﹝忸怩﹞◎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慚愧難為情或不大方的樣子。《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傳》:「公子仰首降階,忸怩而避。」《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士人忸怩,吃吃而言。」亦作「忸捏」。音 ㄋ一ㄡˇ ㄋ一ˊ

﹝忸捏﹞◎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忸怩』條目。

【妨】

﹝妨功害能﹞◎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傷害有功勞者﹑妨害有能力的人。《漢‧李陵‧重報蘇武書》:「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

﹝妨要﹞◎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阻礙綱要。妨,損害、阻礙。如:「妨害」、「妨礙」。《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唐‧韓愈‧落齒詩》:「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

【尨】

﹝尨﹞◎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巨大。同「龐」。如:「尨然」。音 ㄆㄤˊ

﹝尨亂﹞◎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紛亂。

【汪】

﹝汪汪﹞◎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形容人的氣度恢宏寬大。《後漢書‧卷五十三‧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

﹝汪洋浩博﹞◎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水勢浩大。形容人氣度恢弘豪放,學識淵博。《宋‧陸游‧答劉主簿書》:「往者前輩之學,積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無,以能問於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該極百家,而不可涯涘。」《元史‧卷一九○‧儒學傳二‧陳旅傳》:「繹曾字伯敷,處州人。為人雖口吃,而精敏異常,諸經註疏,多能成誦。文辭汪洋浩博,其氣燁如也。」

【甬】

﹝甬道﹞◎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通路、走道。《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遂喚諸將各分頭循河築起甬道,暫為寨腳。」亦稱為「甬路」。

﹝甬路﹞◎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見『甬道』條目。

【尾】

﹝尾生﹞◎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慈化真君〉

……人名。生卒年不詳,傳說中古代的守信之士,和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尾閭﹞◎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海水所歸聚之處。《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文選•郭璞•江賦》:「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閭。」

【迅】

﹝迅風﹞◎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太白星君‧聖訓‧注〉

……疾勁的風。《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二》:「迅風拂裳袂,白露霑衣衿。」《文選‧陸機‧演連珠五十首之五十》:「是以迅風陵雨,不謬晨禽之察。」

﹝迅雷﹞◎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南海古佛〉

……突發而快速的雷聲。《論語‧鄉黨》:「迅雷風烈必變。」《文選‧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之二》:「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

【佇】

﹝佇式﹞◎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期盼與效法。佇,等待、盼望。《唐‧杜甫‧壯遊詩》:「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式,效法。《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傳》:「必欲行若言,當大定其本,使人主師五帝而式三王。」佇,音 ㄓㄨˋ

﹝佇眙﹞◎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道德天尊‧聖訓‧注〉

……久立凝視。《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涕而佇眙。」《文選‧左思‧吳都賦》:「士女佇眙,商賈駢坒。」

【役】

﹝役役﹞◎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勞苦不息的樣子。《莊子‧齊物論》:「終身役役,而不見成功。」

﹝役費﹞◎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勞役和戰費。亦指戰費。《漢書‧食貨志上》:「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役費並興,而民去本。」《後漢書•郅惲傳》:「是時憲征匈奴,海內供其役費。」《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帝議遣宣王討淵,發卒四萬人。議臣皆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

【忮】

﹝忮心﹞◎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嫉害的心。《莊子‧達生》:「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忮,音 ㄓˋ

﹝忮害﹞◎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四配十哲‧聖訓‧注〉

……忌刻殘忍;嫉忌陷害。《漢書‧匡衡傳》:「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禮讓,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明‧胡應麟‧詩藪•閏餘中》:「二豎非懵然筆墨,不識一字之流,徒以忮害名流,姓滅字毀。」《清‧梅曾亮‧艾方來家傳》:「然吾生平,於人物無忮害心,汝當知之。」忮,音 ㄓˋ

【坊】

﹝坊曲﹞◎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唐朝妓女的居處。《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比長,色藝絕倫,遂名冠諸坊曲。」或稱為「坊陌」。

﹝坊陌﹞◎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指妓女居處。《宋‧周邦彥‧瑞龍吟詞》:「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鄭文焯‧校引楊慎》云:「當時(指唐時)長安諸倡家其選入教坊者,居處則曰坊。」《宋‧姜夔‧霓裳中序第一詞》:「沉思年少浪跡,笛裏關山,柳下坊陌。」或稱為「坊曲」。

【巵】

﹝巵﹞◎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古同「卮」,古代酒器。音 ㄓ 。

﹝巵酒﹞◎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猶言杯酒。《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清‧昭連‧嘯亭續錄‧大蒙古包宴》:「上親賜卮酒,以及新降諸王、貝勒、伯克等,示無外也,俗謂之大蒙古包宴。」巵,古同「卮」,古代酒器。亦作「卮酒」。巵,音 ㄓ

【扼】

﹝扼捥﹞◎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見『扼腕』條目。

﹝扼腕﹞◎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腕、表示振奮、惋惜、憤慨等情緒。語出《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韓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捥聚脣嗟唶之禍。」《宋‧陸游‧傅給事外制集序》:「每言虜,言畔臣,必憤然扼腕裂眥,有不與俱生之意。」《清‧薛福成‧後樂園記》:「撫時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貫。」亦作「扼捥」。

【岑】

﹝岑立﹞◎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三官大帝‧聖訓‧注〉

……如山聳立。《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岧嶤岑立,崔嵬巒居。」《唐‧郝名遠‧大廈賦》:「鱗次翼張,岑立嶽峙。」《宋‧楊無咎‧水龍吟詞》:「一朝驚見,危亭岑立,繁華叢裡。」

﹝岑寂﹞◎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寂靜。《文選‧鮑照‧舞鶴賦》:「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宋‧周邦彥‧六醜‧正單衣試酒詞》:「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岑,音 ㄘㄣˊ

【抒】

﹝抒情﹞◎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抒發感情。《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晉‧盧諶‧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抒情將焉訴。」

﹝抒意﹞◎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五教聖人‧聖訓‧注〉

……表達心意。《墨子‧小取》:「以名舉實,以辭抒意。」

【虬】

﹝虬龍﹞◎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

……形容盤旋曲折的道路。《宋‧蘇軾‧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清‧姚鼐‧紫藤花下醉歌》:「虯龍兩幹拏空立,瓔珞萬條垂地倒。」虬同虯,音 ㄑ一ㄡˊ

﹝虬龍五嶽巍巍立  虎豹六合赫赫持﹞◎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

……本段承前一段「法駕幸臨桑土基,劍閣棧道碧灩虞」之續義;前一段譯義:仙佛的車駕來到了人間,一路上不知經過了多少那有如劍閣與棧道之類的險阻之地,還有那些讓人聞之喪膽而心驚等有如瞿塘峽與灩澦堆的湍急水流。本段譯義:盤旋曲折的道路,有如龍盤於群峰環聳且高竣雄偉的五嶽當中,天工自然雕琢的璘珣怪石穿差其間,木石相互掩映,顯得特別地醒目耀眼。本段「虬龍」與「虎豹」語出《宋‧蘇軾‧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

【厎】

﹝厎綏﹞◎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得以安定。《書•盤庚上》:「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孔穎達•疏》:「繼復先王之大業,致行其道以安四方之人。」厎,定。《廣韻•上聲•止韻》:「厎,定也。」音 ㄓˇ

﹝厎績﹞◎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金童玉女‧聖訓‧注〉

……致功,取得功績。《書‧禹貢》:「覃懷厎績,至於衡漳。」厎,一本作「底」。《後漢書‧章帝紀》:「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績遠圖,復禹弘業,聖跡滂流,至於海表。」

【冷】

﹝冷袖﹞◎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萬仙菩薩‧聖訓‧注〉

……袖,舞女的袖子。寫舞者的淒涼。《唐‧杜牧‧阿房宮賦》:「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

﹝冷節﹞◎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寒食節。在清明前一日。王謨輯本《漢‧崔寔‧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為冷節。以麯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唐‧韓偓‧寒食日沙縣雨中看薔薇詩》:「何處遇薔薇,殊鄉冷節時。」《宋‧王禹偁‧清明日獨酌詩》:「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清‧黃景仁‧摸魚兒•寒食漫興詞》:「夢驚回,今朝冷節,天陰難得窗亮。」見『寒食』條目。

【忻】

﹝忻樂﹞◎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喜悅快樂。忻,喜悅。通「欣」。《玉篇‧欣部》:「忻,喜也。」《董西廂‧卷六》:「適鶯聞人語親,忻喜之容見於面。」忻,音 ㄒ一ㄣ

﹝忻慕﹞◎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海龍王‧聖訓‧注〉

……高興而仰慕。《史記‧管晏列傳》:「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宋‧曾鞏‧相制二》:「朕觀前代君臣之際,聖賢相與之盛,慨然忻慕,願比跡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勞山道士》:「王竊忻慕,歸念遂息。」忻,喜悅。通「欣」。《玉篇‧欣部》:「忻,喜也。」《董西廂‧卷六》:「適鶯聞人語親,忻喜之容見於面。」音 ㄒ一ㄣ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