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研道機﹞◎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

……要以自己的悟性來參研天道目前所發生的至妙玄機。明,聰慧、悟性很高。如:「聰明」、「明智」。《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而作,不處凶危,上聖之明也。」

﹝明研道機  天數以彰﹞◎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

……要用妙智慧,去判斷一時一機所顯露出的涵義;正義公理在當顯其用時,自然會展現出公理正義的威力;白陽期三曹普渡大業有一萬零八百年的時間去完成,自然而然在這段期間會有無數的仙佛奉旨下凡傳道弘法,每一個階段有每一階段的負責工作要完成,完成一項是一項,渡回一佛子是一佛子,收回一戶善眾是一戶,自身若能培德育仁,就是在代天立德,幫辦助道就是代天助師,每一位道親若能作如是觀,如是行的話,自然而然就是該階段所負責三曹普渡大業的主要建立功勛者,這就是建立奇功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蓮台果位受封的憑證,一點一滴的去做,善念也好,善行也好,立德立功立言也好,從本身做起,廣而化之,教而導之,宣揚天德師恩,弘揚道統文化,自然而然天運的改變,眾生的宿命,都將會因你我所建立的不朽功勛而改變。

﹝明哲﹞◎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明智、深明事理。《三國志‧卷十八‧魏書‧李通傳》:「曹公明哲,必定天下。」《文選‧陸機‧演連珠五十首之十三》:「是以明哲之君,時有蔽壅之累。」

﹝明哲﹞◎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太白仙君〉

……「明哲保身」之簡稱;明達事理、洞見時勢的人,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語本《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後亦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明•梁辰魚•浣紗記•第十二齣》:「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明哲保身﹞◎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明達事理﹑洞見時勢的人,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語本《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後亦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明‧梁辰魚‧浣紗記‧第十二齣》:「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明時﹞◎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治世,政治清明的時代。《文選‧曹植‧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盛世。」《文選‧韋曜‧博弈論》:「當世之士,宜勉思至道。愛功惜力,以佐明時。」

﹝明浚﹞◎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指堯舜大明的德業。堯舜均有大明之德功。浚,深。《詩經‧小雅‧小弁》:「莫高匪山,莫浚匪泉。」《毛亨‧傳》:「浚,深也。」《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

﹝明堂﹞◎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古代天子舉行大典的地方。《禮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文選‧曹植‧七啟》:「讚典禮於辟雍,講文德於明堂。」亦作「翼室」。 

﹝明眸善睞﹞◎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五教教主‧聖訓‧注〉

……美人目光流轉動人。《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明智﹞◎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孟子亞聖‧聖訓‧注〉

……有智識、有遠見。《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故有聖賢之君,必有明智之臣。」《文選‧顏延年‧陶徵士誄》:「孰云與仁,實疑明智。」

﹝明順﹞◎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明白敬順之道。《文選‧潘岳‧閑居賦》:「祗聖敬以明順,養更老以崇年。」《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

﹝明達﹞◎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對事理有明確透徹的認識與通達。《鶡冠子•道端》:「聖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附,明達四通。」《舊唐書•方伎傳•崔善為》:「善為好學,兼善天文算曆,明達時務。」

﹝明達至善六經綸  天然聖業千秋橫﹞◎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明白一切事理的來龍去脈,追求善行善業的最高目標,闡揚六經的至精至微,將天然聖業弘之四海,千秋萬代。

﹝明慎﹞◎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審慎明察。《文選‧干寶‧晉紀總論》:「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納,詳求淑哲。」

﹝明聖﹞◎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明睿的聖人。《文選‧班彪‧王命論》:「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文選‧陸雲‧大將軍讌會被命作詩》:「巍巍明聖,道隆自天。」

﹝明辟﹞◎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龍樹菩薩  率十地菩薩‧聖訓‧注〉

……亦作「復子明辟」。帝王復位,重新掌權。《舊唐書‧卷九十六‧宋璟傳》:「當今復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舊唐書‧卷一八七‧忠義傳上‧蘇安恆傳》:「何以年在耄倦,而不能復子明辟,使忠言莫進,姦佞成朋。」

﹝明察秋毫﹞◎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三俠五義‧第四十二回》:「不想相爺神目如電,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也不敢隱瞞。」

﹝明德﹞◎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崇高顯明的德性。《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弗汭,伐罪秦中。」

﹝明德親民四美行﹞◎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見『獨賦神筆揮妙玄  明德親民四美行』條目。

﹝明鏡﹞◎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一陽帝君〉

……比喻見解清晰。《南史‧卷七十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弘景為人員通謙謹,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水滸傳‧第八回》:「恩相明鏡,念林沖負屈銜冤,小人雖是粗鹵軍漢,頗識些法度,如何敢擅入節堂?」

﹝明鏡﹞◎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清明的鏡子。《淮南子‧俶真》:「莫窺形於生鐵,而窺形於明鏡者,以睹其易也。」《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明識秉彝﹞◎七十七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

……明白了解人類應當遵守的常規至理。什麼是人類應當遵守的常規呢?很簡單,就是八德與三綱五常。生為人,就要知盡孝;生為一國之臣,就要知盡忠。沒有理由,沒有折扣。吾曾見過一對在天道擔任重要宏道職責的夫妻,有人問他們,為何對父母親如此不孝?連母親去逝都不願奔喪,他們的回答是:我與我老婆是關聖帝君與南海古佛轉世,所以我與我父母親沒有因果關係,因此我可以不必去孝順他們,要斬他們的頭也可以。

不只如此,竟還有某些點傳師附和他們。咄!我們都知道天然師尊在世時事親至孝,父逝後守孝多年,以師尊古佛之尊,豈能說出與父母無因果關係,所以不必去孝順他們的話語。天然古佛尚且如此,以一對凡夫俗子的夫妻,竟敢說出這種逆天的話,不可思議的是竟也有點傳師附和他們,難道真不怕理天天律的永墮地獄之警語嗎?識,知道、了解。如:「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明覺﹞◎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天然古佛〉

……覺悟之意。明,聰慧、悟性很高。如:「聰明」、「明智」。《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而作,不處凶危,上聖之明也。」覺,醒悟、感悟。如:「覺悟」、「後知後覺」。《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明覺樂無疆﹞◎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天然古佛〉

……真正修行之道,在於明心見性且能上探天心,瞭解天意。因為能明心見性者,必能明白天道好還與因果循環的諦義,一言一行,無不合乎天理正道。不只學聖法賢,大畜其德,也明白善根善念是修行者應具備最基本的條件,需要宿世累積而來,佛性與慧根也是要靠累世累劫不斷的修行而來。所以真正修行者,自然能樂在其中,安貧安心樂道於世,而且這種法喜法樂是無窮無盡的。

﹝明辯之廣  高人之賢  方能用人﹞◎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具備深思聰明與口才的人,需要有比常人更高的賢德,這樣子才知道如何舉才任賢。廣,高遠。《荀子‧修身》:「君子貧窮而志廣。」

【青】

﹝青山綠水﹞◎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雲禎女‧劉秀英〉  

……青綠色的山脈、河流。常用以形容風景的秀麗。《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歷遍了青山綠水,看不盡野草閒花。」亦作「綠水青山」。

﹝青丘﹞◎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東方的水澤名。

﹝青玉﹞◎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葛武侯‧聖訓‧注〉

……藍寶石的別稱。《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

﹝青衣﹞◎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專員‧劉元英〉

……見『青衫』條目。

﹝青青﹞◎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  率萬仙菩薩‧聖訓‧注〉

……原指草木茂盛的樣子。此處喻烏雲密佈之意。《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青青。」《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岸芷汀蘭,郁郁青青。」亦作「菁菁」。

﹝青帘﹞◎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青色的布招,舊時為酒店的標幟。《孤本元明雜劇‧ 卓文 君‧第三折》:「插著青帘,寫著名目,上寫著臨邛賣酒徒。」帘,音 ㄌ一ㄢˊ

﹝青泥﹞◎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青色的汙泥。《唐‧韓愈‧病鴟詩》:「青泥揜兩翅,拍拍不得離。」《宋‧蘇軾‧次韻答王定國詩》:「傳聞都下十日雨,青泥沒馬街生魚。」

﹝青林﹞◎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金童玉女‧聖訓‧注〉

……清靜的山林。青,通「清」。《文選‧潘嶽‧射雉賦》:「涉青林以遊覽兮,樂羽族之群飛。」《李善‧注引薛君‧韓詩章句》:「青,靜也。」《劉良‧注》:「清林,清靜之林。」

﹝青苗﹞◎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初生、未開花的綠色草木。多指未成熟的農作物。

﹝青衫﹞◎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辦事專員‧劉元英〉

……青色的衣服。多為低階的官服或卑賤者的衣服。亦指便服。《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宋‧陸游‧木蘭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詞》:「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亦稱為「青衣」。

﹝青衿﹞◎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比喻年少。《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紇于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風神世載。」或作「青襟」。

﹝青冢﹞◎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道德真君‧聖訓‧注〉

……見『青塚』條目。

﹝青娥﹞◎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四大菩薩‧聖訓‧注〉

……少女。

﹝青宮﹞◎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太子居東宮,五行家以青色配東方,故稱太子所居住的地方為「青宮」。《隋‧于仲文‧侍宴東宮應令詩》:「青宮列紺幰,紫陌結朱輪。」亦借指太子。《唐‧白居易‧初授贊善大夫早朝寄李十二助教詩》:「病身初謁青宮日,衰貌新垂白髮年。」《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青宮引領瞻車騎。再休遲滯!」亦稱為「東宮」、「春宮」。

﹝青宮﹞◎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春宮』條目。

﹝青堂﹞◎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雷風龍虎‧聖訓‧注〉

……見『合歡』條目。

﹝青雀﹞◎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孫臏真人‧聖訓‧注〉

……舊時船頭常刻有青雀,後以借指船舶。《北周‧庾信‧奉和濬池初成清晨臨泛詩》:「時看青雀舫,遙逐桂舟迴。」

﹝青袍﹞◎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唐代制度中,八、九品官員穿著的青色長袍。也用來指官職卑微。《唐‧杜甫‧徒步歸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

﹝青旌﹞◎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畫有青雀的旌旗。《禮記‧曲禮上》:「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

﹝青萍﹞◎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太白仙君〉

……又名「四象青萍劍」,相傳東漢光武帝舞劍於蓮花池畔,鶩見蜻蜓飛掠於花葉浮萍之間。或立蓮枝隨風飄搖,或駐足青萍隨波蕩漾;其姿輕盈曼妙,如劍之擊刺翻飛,躍矯靈活,遂名其劍為「青萍」。因此其蓮花型護手,一直流傳至今。《宋‧樂雷發‧烏烏歌》:「我當贈君以湛盧青萍之劍,君當報我以太乙白鵲之旗。」《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笑按青萍射斗牛。管取個機謀成就。」

﹝青絲﹞◎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青綠色的絲繩。《樂府詩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鉤。」《宋‧陳亮‧水龍吟‧鬧花深處層樓詞》:「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

﹝青絲﹞◎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黑色的頭髮。《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平兒收拾賈璉在外的衣服鋪蓋,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綹青絲來。」 

﹝青陽氏﹞◎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十八羅漢  率四大天王‧聖訓‧注〉

……見『少昊』條目。

﹝青詞﹞◎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道士祭祀天地神明的祝詞,用朱筆寫在青籐紙上。後成為一種文體。《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教公孫勝專拜青詞,奏聞天帝。」《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精勤齋醮,供奉青詞。」

﹝青雲﹞◎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配十哲‧聖訓‧注〉

……青色的雲。指天空。《文選‧揚雄‧羽獵賦》:「青雲為紛,紅蜺為繯。」《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三》:「太息經長夜,悲嘯入青雲。」亦可比喻志行高遠。《文選‧顏延之‧五君詠五首之四》:「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青雲﹞◎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比喻志行高遠。《文選‧顏延之‧五君詠五首之四》:「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續逸民傳》:「嵇康早有青雲之志。」《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青雲﹞◎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南極仙翁  率上中下八仙‧聖訓‧注〉

……比喻顯要的地位。如:「平步青雲」。《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傳》:「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

﹝青雲之志﹞◎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比喻志行高遠。《文選‧顏延之‧五君詠五首之四》:「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

﹝青楓江﹞◎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雲悟茂猛〉

……位於湖南長沙。  

﹝青楓江上遊騷戀  白帝城邊羈旅竊﹞◎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雲悟茂猛〉

……自古失意之文人志士,留戀忘返,作詩、賦詞、詠歌於青楓江上;而遠離家鄉的遊子,也都以白帝城為自己落腳定居之處。

﹝青塚﹞◎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遍滿綠草的墳墓。塚,墳墓。同「冢」。《唐‧李賀‧許公子鄭姬歌》:「相如塚上生秋柏,三秦誰是言情客?」亦作「青冢」。

﹝青殿﹞◎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指帝王春季所居的宮殿。《晉書•張駿傳》:「殿之四面各起一殿,東曰宜陽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

﹝青裳﹞◎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雷風龍虎‧聖訓‧注〉

……見『合歡』條目。

﹝青翠﹞◎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鮮綠的顏色。

﹝青瑣﹞◎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 陽帝 君‧聖訓‧注〉

……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漢書‧元後傳》:「曲陽侯根驕奢僭上,赤墀青瑣。」華貴的宅第、寺院等門窗亦用此種裝飾。《後漢書‧卷三十四‧梁統傳》:「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僧房樓觀一千餘間,雕梁粉壁,青璅綺疏。」《五代‧張昭‧觀德舞詩》:「氤氳龍麝交青瑣,彷佛錫鑾下蕊珠。」亦作「青璅」。 

﹝青璅﹞◎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見『青瑣』條目。

﹝青龍﹞◎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濟公活佛〉

……青色的龍。古代傳說的祥物。《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

﹝青龍﹞◎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

……「青龍偃月刀」之簡稱。相傳為關羽所用之兵器。青龍偃月刀樸實無華,注重實戰,招招式式非打即防,防中寓攻,防攻並舉。走式行刀式急招險,招威式猛,硬攔猛進,勢不可擋。青龍偃月刀之練習需有好的身法,刀身合一,方見神韻。青龍偃月刀之技法主要有:撩、劈、砍、拋、削、抹、剁、挑、斬等。青龍偃月刀亦為明清考武舉的舉重器械,是迷蹤拳重器械之一,關羽所使青龍偃月刀刀鋒向東,現存放在山海關城樓上,成為鎮關之寶。

﹝青龍偃月刀﹞◎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見『青龍』條目。

﹝青霜﹞◎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

……古代名劍。此劍之劍光青凜若霜雪,故名。《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西京雜記》:「高祖斬白蛇劍,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

﹝青簡﹞◎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青色的竹簡。古人在造紙術未發明前,將文字書寫在竹板上。《後漢書‧卷六十四‧吳祐傳》:「祐年十二,隨從到官。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後泛稱書籍。《唐‧白居易‧祕書省中憶舊山詩》:「厭從薄宦校青簡,悔別故山思白雲。」

﹝青襟﹞◎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借指學子。《魏書•李崇傳》:「養黃髮以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唐‧張說‧四門助教尹先生墓誌》:「詵詵青襟,有所仰矣。」《唐‧劉長卿‧寄萬州崔使君令欽》詩:「丘門多白首,蜀郡滿青襟。」

﹝青疇﹞◎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綠色的田野。《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紫籜開綠篠,白鳥映青疇。」

﹝青蠅﹞◎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見『白璧青蠅』條目。

﹝青驪﹞◎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青驪馬。毛色青黑相雜的駿馬。《唐•王維•燕支行》:「颯踏青驪躍紫騮,拔劍已斷天驕臂。」《宋•晏幾道•阮郎歸詞》:「收翠羽,整妝華,青驪信又差。」《蘇曼殊•耶婆提病中末公見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曠處士詩》:「青驪逝千里,瞻烏止誰屋。」

﹝青鸞﹞◎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傳說中的神鳥。似鳳,五色備舉而多青。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