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薩》

 

 

即指十種地位之菩薩。又作十住菩薩。地,乃住處、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為家,並於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諸經論所舉十地名稱,共有五類:

 

一、乾慧等之十地:

 

此說見於《大品般若經‧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於三乘,故稱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共地;「天臺宗」稱之為「通教十地」。《大品般若經‧卷六》述及乾慧乃至佛之十地,謂菩薩依方便力修六波羅蜜,同時順次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經前九地至佛地。此十地為菩薩所具者;所謂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薩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又《大智度論‧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於三乘之階位。智顗之《法華玄義‧卷四下‧摩訶止觀‧卷六上》釋其意如下:

 

《一》乾慧地,又作過滅淨地、寂然雜見現入地、超淨觀地、見淨地、淨觀地。乾慧意指單有觀真理之智慧,而尚未為禪定水所滋潤。此位相當於聲聞之三賢位,以及菩薩自初發心乃至得順忍前之覺位。

《二》性地,又作種性地、種地。即聲聞之四善根位與菩薩得順忍之位,雖愛著諸法實相,但不起邪見,係智慧與禪定相伴之境地。

《三》八人地,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已體認四諦十六心之八忍七智 )之須陀洹向,與菩薩之無生法忍。

《四》見地,又作具見地。相當於聲聞四果中之初果須陀洹果,與菩薩阿鞞跋致(不退轉)之位。  

《五》薄地,又作柔軟地、微欲地。聲聞已斷欲界九種煩惱(修惑)一分之位,即須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薩已斷諸煩惱,猶存薄餘習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後至未成佛間之覺位。

《六》離欲地,又作離貪地、滅婬怒癡地。聲聞斷盡欲界煩惱得阿那含果之位,與菩薩離欲得五神通之位。

《七》已作地,又作所作辦地、已辦地。即聲聞得盡智、無生智證得阿羅漢果,或菩薩成就佛地之位。

《八》辟支佛地,即觀十二因緣法而成道之緣覺。

《九》菩薩地,指從前述之乾慧地乃至離欲地,或指自後述之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初發心至金剛三昧),即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之覺位。

《十》佛地,指一切種智等諸佛之法完全具備之位。《大智度論‧卷七十五》載,此三乘共位之菩薩,依無漏智斷盡疑惑而開悟;如燈心燃燒,不一定於初焰或後焰燃燒,同理十地之斷惑亦不固定於任何一地,而係各自皆能至於佛果,故喻謂燋炷之十地。《光讚般若經‧卷七之十‧住品、放光般若經‧卷四‧治地品、卷十三‧甚深品、大般若經‧卷四一五‧修治品》 

 

二、歡喜等之十地:

 

此說見於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三以下》、新譯《華嚴經‧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經‧卷上》與《合部金光明經‧卷三》等。菩薩修行之過程,須經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薩初登此位之際,即生無漏智,見佛性,乃至成為聖者,長養佛智。並以其護育一切眾生,故此位亦稱地位、十聖。地位之菩薩稱為地上菩薩;登初地(初歡喜地)之菩薩稱為登地菩薩,初地以前之菩薩稱為地前菩薩,即指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地前三十心。據《十住毘婆沙論稱》,「地」意為住處,故十地又譯作十住。依新譯《華嚴經‧卷三十四》所舉者,十地之名稱如下:

 

《一》歡喜地,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

《二》離垢地,又作無垢地、淨地。

《三》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

《五》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

《七》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雲地,又作法雨地。 

 

又《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覺觀品》有四十二賢聖之說,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當於前述十地,順次為:

 

《一》鳩摩羅伽(逆流歡喜地)

《二》須阿伽一波(道流離垢地)

《三》須那迦(流照明地)

《四》須陀洹(觀明炎地)

《五》斯陀含(度障難勝地)

《六》阿那含(薄流現前地)

《七》阿羅漢(過三有遠行地)

《八》阿尼羅漢(變化生不動地)

《九》阿那訶(慧光妙善地)

《十》阿訶羅弗(明行足法雲地) 

 

此外,梵文大事對十地亦另有異說。然十地之解釋固然不一,今據慧遠之《大乘義章‧卷十四》所釋:

 

《一》歡喜地,又作淨心地、聖地、無我地、證地、見地、堪忍地。即初為聖者,遂起大歡喜心之位。

《二》離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捨離起誤心、破戒、煩惱垢等之覺位。

《三》明地,依禪定而得智慧之光,並修聞、思、修三慧,使真理漸明之覺位。

《四》炎地,捨離前三地之分別見解,以智慧火燒煩惱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即依其覺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

《五》難勝地,已得正智,難再超出之位。或謂已得出世間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難救眾生之位。

《六》現前地,聽聞般若波羅蜜,而現前生起大智之位。

《七》遠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無相方便地)、有行有開發無相住。即修無相行,心作用遠離世間之位。此位往上更無可求之菩提,往下更無被救之眾生,因此沈潛於無相寂滅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謂七地沈空之難。此時十方諸佛以七種法勸勵精進,再鼓起修行之勇氣,以進至第八地;此謂七勸。

《八》不動地,又作色自在地、決定地、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寂滅淨地。不斷生起無相之智慧,絕不為煩惱所動之覺位。

《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決定行地、無礙住。菩薩以無礙力說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覺位。

《十》法雲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覺位。

 

三、聲聞之十地:

 

即聲聞修行之階位,分為十種,即:

 

《一》受三歸地,又作三歸行地。即入佛法受行三歸之位。

《二》信地,又作隨信行地。即外凡資糧位中之鈍根者。

《三》信法地,又作隨法行地。即資糧位中之利根者。

《四》內凡夫地,又作善凡夫地。即內凡加行四善根之位。

《五》學信戒地,又作學戒地。或指見道以上之信解者。

《六》八人地,又作第八人地。乃見道十五心之位,即須陀洹向。

《七》須陀洹地,即初果。

《八》斯陀含地,即第二果。

《九》阿那含地,即第三果。

《十》阿羅漢地,即第四果。《大乘同性經‧卷下、華嚴經孔目章‧卷三、釋淨土二藏義‧卷七》 

 

 

四、辟支佛之十地:又作支佛十地、緣覺十地、獨覺十地。即辟支佛修行之階位,分為十種,即:

 

《一》昔行具足地,又作眾善資地、方便具足地。即於過去之四生百劫等修苦行之位。

《二》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又作自覺深緣起地。即不依師教而自覺十二因緣理之位。

《三》覺了四聖諦地,又作覺四聖諦地。即覺了四聖諦理之位。

《四》甚深利智地,又作勝深利智地。即起深智之位。

《五》八聖道地,又作八聖支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

《六》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又作知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覺了法界等地。即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之相之位。

《七》證寂滅地,又作證滅地。即證寂滅涅槃之位。

《八》六通地,又作六通性地、通地。即證得漏盡等六通之位。

《九》徹祕密地,又作入微妙地、徹微密地。即通徹緣起微密之理之位。

《十》習氣漸薄地,又作習氣薄地。即斷習氣至漸漸微薄之位。《大乘同性經‧卷下、證契大乘經‧卷下、十住心論‧卷五》 

 

 五、佛之十地:即佛地之諸德,計有十種,即:

 

《一》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又作最勝甚深難識毘富羅光明智作地。

《二》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又作無垢身威莊嚴不思議光明作地。

《三》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又稱作妙光明月幢寶幟海藏地。

《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淨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

《五》火輪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場威藏照作地。

《六》虛空內清淨無垢焰光開相地,又作空中勝淨無垢持炬開敷作地。

《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又作勝廣法界藏光明起地。

《八》最淨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又作最勝妙淨佛智藏光明遍照清淨諸障智通地。

《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又作無邊莊嚴俱胝願毘盧遮那光作地。

《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盧遮那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