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魏相﹞

字弱翁,濟陰定陶人,古代政治家,西漢著名大臣。他先後任茂陵令、揚州刺史、河南太守、大司農、御史大夫等職。霍光死後,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治郡有方,深得民心。在任茂陵令時,御史大夫桑弘羊的親戚坑騙鄉里,魚肉百姓。魏相辨明真偽,不畏權貴,將其收捕治罪,並殺於街市示眾,從此,茂陵大治。在河南太守任上,他整頓吏治,考核實效,禁止奸邪,當時豪強無不畏服。因政績突出,後被征為諫議大夫。魏相匡扶正義,扼制外戚勢力,為西漢的強盛做出了貢獻。

宣帝即位後,徵魏相為大司農,後升為御史大夫。他積極向皇帝建議,下詔罷免了企圖篡權的霍禹、霍雲、霍山三人的侯位〈均係霍光之後〉。魏相被任命丞相後,他整頓吏治,抑治豪強,選賢任能,平昭冤獄。並要求各地官吏省諸用,寬賦稅,獎勵百姓開荒種田,積糧解困。從此,漢朝的實力大大增強。魏相熟諳兵法,有雄韜大略,為確立西漢在西域的統治地位立下了功勞。公元前六十五年至六十一年間〈元康年間〉,匈奴不斷派兵擾亂邊關,由於魏相的建議,皇帝未動用武力而使匈奴歸服。魏相為人嚴毅,剛正不阿,與丙吉同心輔政,君臣交泰,人民安樂,視事九年,於公元前五十九年卒,諡憲侯。

漢宣帝元康年間,匈奴派兵攻擊漢朝在車師的屯田部隊,圍攻多次沒有攻下來。車師的屯田部隊打得極其艱苦,形勢十分嚴峻。宣帝知道後和後將軍趙充國等人商議,打算趁匈奴已經衰弱的時候,派兵攻打匈奴右地,使其不敢再騷擾西域。丞相魏相向宣帝上書勸諫說:「臣聽說,拯救危亂,誅除兇暴,稱之為『義兵』,仁義之師所向無敵;敵人來攻擊你,不得已而反擊,稱之為『應兵』,抗擊侵略的軍隊定能戰勝;在小事上爭勝鬥狠不能克制一時的憤怒,稱之為『忿兵』,爭氣鬥忿的軍隊會失敗;認為別人的土地貨寶有利可圖的,稱之為『貪兵』,貪婪的軍隊一定會被擊敗;憑藉國家面積很大,以人口眾多相誇耀,因而想在敵人那裏表現自己的威風的,稱之為『驕兵』,驕傲的軍隊會被消滅:這五個方面不僅是由人事決定的,也是天道決定的。不久前匈奴曾經向我們表示了善意,抓到漢族的人總是好好的送回來,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雖然這次他們爭奪我們屯田的車師城,也不必太放在心上。現在我說各位將軍想起兵攻入匈奴境內,臣我愚蠢,不知道這樣的軍隊該叫什麼名稱?現在邊境上的州郡十分貧窮,父親和兒子共同穿一件棉襖,靠吃野草野果充饑,經常擔心會活不下去,再也經不起戰事的折騰。『戰事過後,一定會有災年』,說的就是人民會有愁苦怨氣,會破壞陰陽之間的平和。即使出兵得勝,也還會有後患,恐怕災難變故就會降臨。現在州郡的太守、封國的國相大多不得其人,風俗淺薄,風雨不調。考察近年的統計,子殺父,弟殺兄、妻殺夫的時間,共有二百二十二人,愚蠢的臣子我認為這決不是小變故。現在您身邊的大臣不以此為憂,卻想派兵攻打邊遠的少數民族來報不足掛齒的小仇,這大概就是孔子所說的『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患不在於須臾而在於宮牆之內啊!」宣帝聽從了魏相的意見,沒有出兵。魏相通曉《易經》,有正宗的師法,喜歡觀看漢朝舊事和大臣對答機宜的奏章,認為現在與過去制度不同,現在只是要奉行過去的制度罷了。因此他多次列舉漢朝建國以來處理事情的妥善辦法,以及賢臣賈誼、晁錯、董仲舒等人的言論,奏請皇上予以實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