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堯舜之道﹞

對於堯舜的思想內涵,今人多用「堯文化」或「舜文化」來概括,並將其作為地方性特色文化來宣傳,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然而早在先秦,古人便已有固定詞組來指稱堯舜的思想內涵,即「堯舜之道」和「唐虞之道」。古人提「堯舜之道」和「唐虞之道」目的與今人大不相同,他們更多的是從政治或道德角度來闡述。舜文化是啟始於五帝時代綿延至今的中華文化瑰寶,是齊魯文化的先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舜,是中國古代的明君、賢臣、孝子的典型。他勤政愛民,提倡禮樂,選賢與能,躬行禪讓制度。他不但受到人民普遍的愛戴,尤其受到孔子、孟子等儒家開山大師的推崇,所謂「仲尼祖述堯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儒家傳習的「五經」,其中最早的一部《尚書》(《書經》的第一部分即是《虞書》),包括《堯典》(後人分為《堯典》、《舜典》〉、《皋陶謨》(後人分為《皋陶謨》、《益稷》兩篇),以及《夏書》部分的首篇《禹貢》,都是記載堯、舜、禹的史跡的,其中心人物則是大舜。這些記載,寄託著儒家的太平盛世理想,故而歷代儒家人士,無不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詩句)的願望。綜合古文獻及新近發現的實物資料來看,大舜的時代與龍山文化後期相當,約在四千年之前。那時青銅器剛有少量出現,而文字的雛形也在少數人中間使用。農牧業、紡織業、製陶及某些工藝的發展,已足以促成國家政體的發生。孟子稱大舜是「東夷之人也」,近年我國東部考古的發現,足證那時確有一個昌盛的東夷文化圈,是它孕育孳生了齊魯文化,齊魯是我國主流學派儒家的發祥地,儒家思想來源於堯舜也是顯然不爭的事實。瞭解大舜,有助於認識中華文化,有助於理解中國人的心態內蘊,也有助於探索人類精神活動的密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