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程頤‧程子四箴》

《宋•程頤‧程子四箴》:《言箴》: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視箴》: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聽箴》: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動箴》: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以下略作說明與翻譯:

《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語義】:

人心的發動是從語言開始的,能夠平息躁動和妄念,內心就可以專注和寧靜。說話是關鍵,一句話沒說好,就要引起戰爭,這就叫「興戎出好」。語言能夠引起戰爭,也能帶來和平。一個人的吉凶榮辱,往往是從他說的話開始的;一句話沒說對,殺身之禍就招來了。一句話說好了,說不定就能得到榮華富貴。《朱子家訓》就曾說過,「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過於簡單,很荒誕,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說得過於繁雜,又顯得支離破碎,使別人半天不得要領。說話太放肆多半與事理相違背,你若說出一些違背天道的話,那麼應對你的往往也是一些違背天道的話。比如,我罵你一句,換回來你罵我一句,發出什麼,就得到什麼,就是所謂的「出悖來違」。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禮的話,就不要去說,這是多麼發人省思的言辭訓語啊!

《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語義】:

一個人的心本來是很虛無的,就像一面鏡子,鏡子本身並不能造像,必須有對應物體才能產生影像。而心中對事物的反映也是如此,心中本身並沒有物體;心中有月,心中有水,心中有人,那都是心在反映水、月與人的像,而不是心自己造的。心中的像從哪裡來的呢?是從看開始的。所以守住本心的要領在於以「視為之則」,就是以看為原則。如果一開始就看不清楚的話,內心就會遷移,本心就會受蒙蔽。所以要使自己的心安,首先要從約束外部看的事物開始。不該看的看了,本心就要受到誘惑。開始的時候從外邊用功,目的是以安其內,該看什麼,不該看什麼,這都是為了安自己的心。所以,一個人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私心,就要從「看」開始。不合禮的不看,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以後叫你看你都不會看了,心也就安了。

《聽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語義】:

人有一種美好的稟性,人的美好稟性從哪裡來呢?是從天性當中來的;天賦予人這些善良的本性,可是人的本性往往容易被外物所誘惑,從而銷蝕了它原本正直的稟性。那些卓越的、先覺悟的聖人,他們知止有定,他們知道應該在哪裡停止,於是就在哪裡定下來。拋去那些邪念、雜念,保持住誠心,不該聽的就不要聽,不合禮的就不要聽。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惡,這就是聽的標準。

《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語義】:

哲人都知道那些很玄妙、很精妙、很精深的道理,這就叫「知幾」。哲人為什麼能知道這些道理呢?因為他們有縝密的、深刻的思考。「志士」就是有志之士;「勵行」,砥勵自己的行為、磨礪自己的品行,以什麼為要呢?以「守」為原則。要守得住自己,不妄動,順理去做,就會得到好處。如果依從私欲,就會使自己面臨危險。要能夠「造次克念」,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顛沛流離之際,都能保持一份善念,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能把持住自己,能夠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麼在行為上,就能嚴格要求自己。習慣和性情是慢慢養成的,你慢慢這樣做,習慣了,你的品性就養成了。到了這個時候,習慣成自然,就可以步入聖賢的境界了。

【結語】:

視聽言動,是孔子總括人的日常行為。非禮勿「視聽言動」,就是日常一切行為皆不違於禮。社會規則是適應社會生活需要而產生的。如果禮是人必須遵守的規則,是人內心之德,那麼遵禮而行對一般人來說,就是生活在這社會的必然需要;反過來說,如果「四勿」成了約束,那麼禮就不是人人都需要遵行的東西,只是強加於人的生活規則。所以說,與其理解「四勿」,還不如把它當成是「踐禮」的具體化,比較恰當。

程頤所寫《四箴》是對孔子「視聽言動」的進一步闡述,我們先看看孔子怎麼說的;《論語‧顏淵》中有一段對話: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語義】:

顏淵問仁是什麼?孔子說:自省於自身起心動念的言行,約束並剔除貪婪自私和不合乎禮法的想法,及時自行中庸之道來調節並克制自私自利的言行,以合乎社會道德禮法並始終遵從而不背離,這便是仁的思想境界。

【感言】:

一個人的言行一旦進入到這樣一種自發的習慣之中,那麼就與天地自然禮法的運作和諧一致了,那麼你所感受的外在社會也就開始變得與你合為一體地運行著;那麼整個世界被包容在你的身心裏,而你的身心廣闊地充溢於天地之間,你的思想意境開始昇華,你已不再會喜怒哀樂於貧富貴賤之中,你已不會愛恨情仇於得失之間,你開始會悠然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四季裏,你開始會將慈愛廣灑世間,你也開始會超然地對待生老病死,這就是仁的最高境界。這般仁性原本就是人人具有的本性,只是由於人來到這個世間後受到污染而迷失了,故而要以「復禮」的自覺行為順著自然法禮而回歸本性。自行仁道是你自己的意願和努力為之的修養過程,完全是你自己心靈的昇華,這本來就是與別人不相干係的,也並非要受別人的影響才能進修而施行的。

【語義】:

顏淵又說:那麼一般人具體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遵循「克己復禮」以回歸到自己「仁」的本性呢?孔子回答:覺察或感悟到自己或別人有不合於禮法的言行舉止之後,莫要多觀,莫要多聽,莫要多言,莫要多動,以主動防止自己的心性被污濁以及自傷傷人。顏淵說:我雖然悟性不高,也要照您說的這些話去努力施行。

【感言】:

顏淵乃仁德君子,故孔子施以高層次的仁德教化。起初人們皆難辨識社會現象的真偽善惡,人心易受外界環境的污染,故而孔子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要學習道德禮義和禮樂等知識,以便明瞭社會自然的基本法理,明瞭自己起心動念之中,夾雜著諸多自私自利的情感慾望,並容易養成各種惡習乃至違法作亂等,進而引發衝突爭鬥等不良結果。孔子因而教導世人要懂得慎言慎行,首先要先從約束自己的「視、聽、言、動」,以對應身體感官肢體的行為,進而從肢體感官來影響並修養自己的心靈,自行中庸之道以合乎之,故簡而言之為「克己復禮」。「克己」就是以慎言慎行來提示自己,喚醒內在仁心給予自然義禮的提示,而後遵循,故曰「復禮」。禮,即是人類社會所遵從的道德行為規則。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常常內心不平衡的,或悲觀失望,或焦躁不安,或貪得無厭,或憤世嫉俗等等,孔子在這裏向世人開示「克己復禮」的心法,勸導人們平日裏多做些自我批評,自我反省,多瞭解些世間的仁義道理是什麼並努力去實踐。

孔子的整個學說是以仁為本體,以禮為功用,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能按照禮節去做,也就是按照天道去做,那就是仁德了。不符合禮節的就不做,那麼不做的和做了的都是合禮的,合禮的就是仁德的。所以禮是用來規範仁德的一種方法和途徑。視、聽、言和動對應著眼、耳、口和肢體,溝通著外界與我們的內心,成為我們愛恨情仇和喜怒哀樂發洩的管道。

抵禦外界誘惑,即不接受也不傳播不合禮法的念頭和言行,就是以自己本來就有的仁心來守住自己的感官肢體而只行義禮於世,又要通過自己有所不為的肢體感官來善養心性。所以「克己復禮」也可以說就是儒家的《心經》,一點都不為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