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秋﹞

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七二二年至前四八一年共二百四十一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孔子《春秋》記事,從周平王四十九年,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史稱「春秋」時代。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七七零至前四七六年〉共二百九十五年,為「春秋」時代。也就是東周的前半期;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公元前五四六年由十四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制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四五三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此時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相傳《春秋》之書出於孔子之手,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但後世亦有不同說法,清人袁谷芳《春秋書法論》說:「《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於後世者也。」石韞玉《獨學廬初稿•春秋論》也說:「《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歷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十人。此數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則其書法,豈能盡同?」雖然春秋之作者有爭議,但其經過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則無大異。事實上,春秋作為一魯國的史書,其作用早已超出史書範圍,春秋用詞遣句「字字針貶」成為獨特的文風,被稱為「春秋筆法」,為歷代文代史家奉為經典。《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後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因為《春秋》是粗線條的筆墨,為補這一遺缺,後來又出現以春秋為主本的《傳》,即現今流傳下來的《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和《春秋左氏傳》三種,並稱「春秋三傳」。《傳》的《春秋經》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異,傳文按年合併,先經後傳。《春秋》是經而非尋常史書。讀《春秋》之法,必尊以經而後讀之,須懷以誠敬之心讀之。非此而不能明其大義所在。若與二十四史同而混讀,必生乖張之心,必生偏狹之念。如是則終生不能明于聖賢之道也。《春秋》以一字為褒貶,微言大義,在乎其中矣。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其緣何也?惟其懼以貽臭千古,為萬世所唾駡,受鬼神之誅耳。故是《春秋》為經,以大義所存焉。此等深意,雖以史遷之賢而不能及。今人或以曲筆諷之,其謬甚深也!因此一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