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
﹝勛功﹞◎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勛勞』條目。
﹝勛勞﹞◎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功勞。《禮記‧明堂位》:「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營寨,掃蕩賊兵建勛勞。」或作「勛功」、「勛庸」。
﹝勛庸﹞◎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勛勞』條目。
﹝勛華﹞◎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堯舜的並稱。勳,放勳,堯名;華,重華,舜名。亦作「勳華」。
﹝勛業﹞◎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功業。《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勛業難為也,可不慎哉!」《唐‧杜甫‧奉寄別馬巴州詩》:「勛業終歸馬伏波,功曹非復漢蕭何。」
﹝勛蔭﹞◎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慈剛散仙‧聖訓‧注〉
……子孫藉祖先功業而得的官爵。《文選‧任昉‧為褚諮議蓁讓代兄襲封表》:「臣門籍勛蔭,光錫土宇。」亦作「勳蔭」。
﹝勛績﹞◎七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亡靈結緣‧靜修院‧安如童‧黎盈君〉
……功勞、功績。《漢‧王符‧潛夫論‧讚學》:「是故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於學矣。」《明‧方孝孺‧藏用齋記》:「功業著乎生民,勛績流而長存。」
【紫】
﹝紫芝﹞◎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南極仙翁 率上中下八仙‧聖訓‧注〉
……植物名。多孔菌科靈芝屬。生於枯朽的樹木的根際。子實體有一長柄,其上具有腎形菌蓋。呈黑褐色,有漆狀光澤,環以雲紋,質堅,不腐朽。蓋的上面有許多細孔,呈白色或淡褐色。柄通常比蓋的直徑長,表面黑色,有光澤。
﹝紫府﹞◎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傳說中神仙住的地方。《金瓶梅‧第六十五回》:「漱甘露而沃瓊漿,超仙識登於紫府。」
﹝紫宮﹞◎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太白金仙‧聖訓‧注〉
……見『紫微』條目。
﹝紫氣﹞◎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三天主考〉
……紫色的雲氣。比喻祥瑞之氣。《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四》:「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紫氣盈庭御駕蒞 道弘堯舜周公繼﹞◎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三天主考〉
……明明上帝的鸞駕來到人間,使得祥瑞之氣充滿著整個佛軒。儒家王道思想的弘展於後世,是由堯舜所垂傳下來並由周公所繼承而發揚。
﹝紫茸﹞◎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五教教主‧聖訓‧注〉
……紫色細茸花。《唐‧李德裕‧寄茅山孫煉師詩》:「石上谿蓀發紫茸,碧山幽藹水溶溶。」
﹝紫電﹞◎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古寶劍名。《晉‧崔豹‧古今注•輿服》:「吳大皇帝(孫權)有寶刀三,寳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紫微﹞◎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太白金仙‧聖訓‧注〉
……星座名。三垣之一,位在北斗七星的東北方,東八顆,西七顆,各成列,似城牆護衛著北極星。亦稱為「紫宮」。
﹝紫禁﹞◎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海龍王〉
……舊以紫微垣星座比喻帝居,所以稱皇宮為「紫禁」。《唐‧杜甫‧洗兵馬詩》:「青春復隨冠冕人,紫禁正耐煙花繞。」《唐‧錢起‧贈闕下斐舍人詩》:「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紫禁朝辭暮返逐﹞◎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四海龍王〉
……見『翠被豹舄執鞭出 紫禁朝辭暮返逐』條目。
﹝紫燕騮﹞◎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見『九逸』條目。
﹝紫檀﹞◎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植物名。豆科紫檀屬,為常綠喬木。羽狀複葉,莢果圓形。其心材呈紅色,質地緻密堅重,為貴重的家具雕刻材料,亦可作藥用。分布於錫蘭、印度、廣東、海南島等地。
﹝紫霞﹞◎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陽光照在雲層上所映出的紫色光彩。霞,陽光照在雲層上所映出的光彩。如:「朝霞」、「晚霞」。《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紫耀扶桑蓬蓽頌 輝昭咸池膠葛殷﹞◎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本段承前一段「欣逢冬典詩書吟,排靈馭氣摩戛臨」之續義;前一段譯義:很高興在這冬季大典時刻可以吟詩作對以表慶賀,我等〈諸天神聖〉放出靈光,乘著風,接踵而至。本段譯義:此情此景,就像似日光的輝耀般,給予的就是光明熙照的表徵,讓世間眾生為之讚頌不已;隨著如此光芒的灑落,就像似太陽在沐浴般,給予的就是大地盎然生機的恩澤,繽紛而廣博。
﹝紫籜﹞◎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新長出的竹子。《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紫籜開綠篠,白鳥映青疇。」籜,音 ㄊㄨㄛˋ。
【盜】
﹝盜名欺世﹞◎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語本《荀子‧不苟》:「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形容欺騙世人,盜取名譽。《野叟曝言‧第六十四回》:「弟亦非重視阿堵,而盜名欺世,實有所難。但人命事大,惟有將先生此舉,焚香告天,默表此心。」亦作「偷世竊名」、「欺世盜名」、「欺世釣譽」。
﹝盜泉之水,孔子不飲﹞◎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樂羊子妻傳》:「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章懷太子‧注引論語撰考讖》:「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傳‧索隱》:「謂不仕暗君,不飲盜泉,裹足高山之頂,竄跡滄海之濱是也。」孔子因厭惡盜泉之名,渴亦不飲其水。典出《周‧尸佼‧尸子‧卷下》:「孔子至于暮矣,而不宿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後用以表示寧死也不接受不義之物,不同流合污。按盜泉在山東泗水縣東北,縣境之泉凡八十有七,惟盜泉不流,餘皆匯進為泗河。《水經‧洙水》:「盜水出卞城東北卞山之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即斯泉矣。」
﹝盜氣﹞◎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道德天尊〉
……民國六十六年農曆七月十三日請示三天主考,承示:「攝天、地、日、月精華之氣。」
﹝盜氣煉丹舍利優﹞◎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道德天尊〉
……請詳閱上句『垂簾吐霧情緣掃』之解釋,意義大致相同,以『盜氣煉丹』對稱於『垂簾吐霧』皆為形容修行的過程之一,以喻修道之路,人人皆可得而聞知;以『舍利優』對稱於『情緣掃』是出離心的修行過程與結果,以喻聖業不難修,踏出這一步,自然而然能見本性自如。
﹝盜跖﹞◎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相傳為古代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後用以形容殘暴的人。《荀子‧勸學》:「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紅樓夢‧第七十九回》:「未免嬌養太過,竟釀成個盜跖的性氣,愛自己尊若菩薩,待他人穢如糞土。」或作「盜蹠」。跖,音 ㄓˊ。
﹝盜蹠﹞◎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見『盜跖』條目。
﹝盜鐘掩耳﹞◎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有人得到一口鐘,想要背走,但因巨大無法背負,想擊毀它,但撞擊時有鐘聲,恐怕他人聽到聲音來搶奪,於是掩上耳朵。典出《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比喻自欺欺人。《舊唐書‧卷二十‧哀帝本紀》:「立嗣君於南面,斃母后於中闈,黃門與禁旅皆殲,宗室共衣冠並殪,復又盜鐘掩耳,嫁禍於人。」或作「盜鈴掩耳」﹑「竊鈴掩耳」、「塞耳盜鐘」、「塞耳偷鈴」、「掩耳盜鈴」、「掩耳盜鐘」、「掩耳偷鈴」。
【握】
﹝握瑜懷瑾﹞◎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
……亦作「懷瑾握瑜」。瑾、瑜皆為美玉。比喻懷有高貴的美德與才能。《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梁書‧卷五十五‧豫章王綜傳》:「懷瑾握瑜空擲去,攀松折桂誰相許。」《禮‧聘義》:「君子比德如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墬,禮也;孚尹旁達,信也。」《南史‧卷五十‧庾易傳》:「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閩鄉而嘆息。」
﹝握瑜懷瑾千秋貞﹞◎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
……能懷抱道德,守身自愛如玉之具有五德,必可勒諸金石,流芳千古。
﹝握瑜懷瑾天亡極﹞◎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慈剛散仙〉
……見『永履和樂日月並 握瑜懷瑾天亡極』條目。
﹝握瑜懷瑾茲奚在 與世推移皆是此﹞◎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四海龍王〉
……本段承前句「俯望世俗物景異,達聰明目長相憶」之續義;低著頭看世間,萬事萬物都不同,而且不停地在變化,就是因為世俗凡塵如此無常,所以在耳目授受之間,於心念上要堅持並長久保持自淨自覺,不要被塵俗之一切事物萬象所蒙蔽。昔之觀古,如今之視昔,看看歷史上那些有德有能的人,今天這個年代亦復不易再見得到了。當然,朝代的更迭是歷史進化的必然宿命,一代是不如一代,所以更加讓世人緬懷那些仁人志士所堅持並曾經留給後代學習效法的風範。
﹝握管﹞◎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執筆。《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伊昔齠齔,實愛斯文。援紙握管,會性通神。」《唐‧白行簡‧李娃傳》:「公佐拊掌竦聽,命予為傳。乃握管濡翰,疏而存之。」
﹝握髮吐哺﹞◎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太白星君‧聖訓‧注〉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典出《韓詩外傳‧卷三》。比喻求賢心切。《唐‧陸贄‧興元論解羌公輔狀》:「陛下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無賢愚,咸宜錄用。」《宋書‧卷五十九‧張暢傳》:「周公握髮吐哺,二王何獨貴選?」亦作「吐哺捉髮」、「吐哺握髮」、「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握髮吐餐」。
﹝握髮吐餐﹞◎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一沐三握髮 一飯三吐哺』條目。
【博】
﹝博士﹞◎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雷部風部龍部虎部‧聖訓‧注〉
……職官名。起源於戰國,秦、漢時設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備諮詣,為學術顧問的性質。《漢書‧卷十‧成帝紀》:「古之立太學,將以傳先王之業,流化於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淵源,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
﹝博古﹞◎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通曉古代事物。《文選‧張衡‧西京賦》:「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
﹝博施備物﹞◎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南極仙翁〉
……見『尊仁安義 博施備物』條目。
﹝博奕﹞◎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西方教主‧聖訓‧注〉
……擲骰子、下棋等遊戲。《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博厚﹞◎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淵博厚實。博,廣也;厚,實也。
﹝博厚以慈﹞◎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
……見『施惠以仁 博厚以慈』條目。
﹝博通古今﹞◎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形容人見識廣博,學識豐富。
﹝博通洽識宗﹞◎七十年八月十五日〈三天主考〉
……博學通達,明識本源。語出《魏書‧列傳第四十三》:「沉深好古,博通洽識,為世儒宗,亦當年之師表也。」
﹝博學鴻詞﹞◎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即博學宏詞。清康熙、乾隆年間重設因避乾隆諱而改為博學鴻詞科。也稱博學鴻儒。《清‧薛福成‧庸庵文編•應詔陳言疏》:「誠法聖祖高宗遺意,特舉制科,則非常之士,聞風興起。其設科之名,或稱博學鴻詞,或稱賢良方正,或稱直言極諫。」《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昔聖祖高宗兩開博學鴻詞,網羅俊良,激厲後進。」由於科舉考試以八股文為主,很多有真才實學卻不精通八股的人就總也考不上。康熙意識到了這一點,就開設博學鴻詞,主要方式是由各地的地方官和士紳推舉本地公認有學識、有名望的名士,直接參加這一考試。這個考試一方面的確發掘了很多被埋沒的、具有實際才幹的人,另一方面,由於當時很多名士都是明朝遺老,這樣做也能拉攏人心,所以可說是一舉兩得。
﹝博聞強識﹞◎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五教教主‧聖訓‧注〉
……見『博聞彊志』條目。
﹝博聞彊志﹞◎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五教教主‧聖訓‧注〉
……見聞廣博,記憶力特強。《荀子‧解蔽》:「博聞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亦作「博聞強識」。
﹝博暢﹞◎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南極壽星‧聖訓‧注〉
……謂豁達爽快。《三國志•魏志•陳群傳》:「文王(司馬昭)問陔(武陔)曰:『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陔曰:『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
﹝博學﹞◎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三天主考〉
……廣泛的學習。《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博辯廣大﹞◎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見『聰明深察 博辯廣大』條目。
【隆】
﹝隆中﹞◎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亦作「隆中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陽縣西二十里,臨漢水。多名勝古蹟,漢末諸葛亮曾隱居於此。
﹝隆中山﹞◎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隆中』條目。
﹝隆中對﹞◎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隆中對》是指中國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初次會面的談話內容,因發生於湖北隆中(今湖北襄陽一帶),因此後世稱為《隆中對》。二零七年至二零八年,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得見。《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劉備集團之後的種種攻略皆基於此。
《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義】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啊,將軍可願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到他那裏去拜訪,不能委屈他,您應當屈身去拜訪他。」於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於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於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甘休,您說該採取怎樣的計策呢?」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起兵,佔據幾個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劉表不能守住,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佔領的意思嗎?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王業績的。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佔據漢中,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但他不知道愛惜人民。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義氣聞名於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佔據了荊州、益州,憑藉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劉備說:「好!」從此同諸葛亮的情誼一天天地深厚了。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麼了。」關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隆冬﹞◎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嚴冬。《文選‧歐陽建‧臨終詩》:「松柏隆冬悴,然後知歲寒。」《文明小史‧第五十回》:「過了些時,已是隆冬天氣了。」
﹝隆烈﹞◎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三官大帝‧聖訓‧注〉
……指氣候寒冷。《文選‧揚雄‧羽獵賦》:「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
﹝隆恩﹞◎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厚恩。《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斯實不世之隆恩,寧曰循常之恆禮。」
﹝隆崇﹞◎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十八羅漢‧聖訓‧注〉
……高聳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處甘泉之爽塏,乃隆崇而弘敷。」《文選‧嵇康‧琴賦》:「邈隆崇以極壯,崛巍巍而特秀。」
…………〈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