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
﹝滌場﹞◎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打掃場地。《詩‧豳風‧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孔穎達‧疏》:「十月之中,埽其場上粟麥盡皆畢矣。」《宋‧范成大‧丙午東宮壽詩》:「史賀星同軌,農歌稼滌場。」《清‧杜岕‧九日荔軒招泛虎丘觀獲詩》:「吾儕野人輩,想見滌場福。」《清‧陳維崧‧鶯啼序‧蘭陵邵子湘有畫像五幀索予題詞》:「其一江村,滌場納稼,仿髴柴桑裏。」亦作「滌蕩」。
﹝滌塵在道志莫離﹞◎七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南海古佛〉
……要潔淨塵心俗緣,放下一切,誠心為道,不離寸心於道,不懼歲月之勤,點滴累積,一分一毫,從人道之根本做起。修行無捷徑,只怕功夫深;佛在靈山莫遠求,動念之間,處處是法,一剎那間,不離正道;腳踏實地,一步一印,克己復禮,積累德糧,能如此修行,聖業不難修。
﹝滌器﹞◎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洗滌杯盤碗碟等器物。《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生紐得相如滌器,強教他卓氏當罏。」
﹝滌蕩﹞◎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見『滌場』條目。
【語】
﹝語笑喧呼﹞◎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大金剛‧聖訓‧注〉
……見『語笑喧譁』條目。
﹝語笑喧時﹞◎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亦作「語笑喧呼」。言語喧笑的聲音大而雜亂。《孤本元明雜劇‧陳倉路‧第四折》:「則要您悄語低言,不要你語笑喧呼。」亦作「語笑喧闐」、「語笑喧譁」。
﹝語笑喧闐﹞◎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大金剛‧聖訓‧注〉
……見『語笑喧譁』條目。
﹝語笑喧譁﹞◎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八大金剛‧聖訓‧注〉
……言語喧笑的聲音大而雜亂。亦作「語笑喧闐」、「語笑喧呼」。
【禍】
﹝禍為福階﹞◎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見『福為禍始 禍為福階』條目。
﹝禍國殃民﹞◎六十三年閏四月五日〈三天主考〉
……使國家和人民都受到災禍。如:「這些漢奸禍國殃民,無惡不作,令人痛恨。」亦作「病國殃民」。
﹝禍結﹞◎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兵連禍結」之簡稱。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亦作「禍結兵連」。
﹝禍結兵連﹞◎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聖訓‧注〉
……見『禍結』條目。
【慢】
﹝慢吞吞﹞◎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見『慢騰騰』條目。
﹝慢惰﹞◎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慈剛散仙 邱洪寬‧聖訓‧注〉
……輕慢怠惰。
﹝慢遊﹞◎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浪蕩遨遊。《大宋宣和遺事‧元集》:「無若丹朱傲,惟慢遊是好,傲虐是好。」
﹝慢騰騰﹞◎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遲緩的樣子。《宋‧周邦彥‧紅窗迥‧幾日來詞》:「情性兒,慢騰騰地,惱得人又醉。」《董西廂‧卷一》:「滴滴春嬌可人意,慢騰騰地行出門來。」亦作「漫騰騰」、「慢吞吞」。
【遥】
﹝遙亙千里﹞◎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亙:橫貫。指遠隔千里。《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此乃迷津,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
﹝遙聞﹞◎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孟子亞聖‧聖訓‧注〉
……在遠處嗅。《唐‧韓愈‧風折花枝詩》:「浮豔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
﹝遥聞觱篥百泉咽﹞◎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從遠方傳來觱篥的吹奏聲,似哀似怨,似悲似淒,連古之名勝「百泉」都為之悲悽而嗚咽。
﹝遙遙﹞◎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形容搖擺不定的樣子。《楚辭‧九章•悲回風》:「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晉‧陶潛‧歸去來兮辭》:「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唐‧張籍‧車遙遙詩》:「征人遙遙出古城,雙輪齊動駟馬鳴。」《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二》:「天涯萬里車遙遙,山程驛店柳花飄。」
﹝遙臨﹞◎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遠道來臨。《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遙襟﹞◎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胸襟廣博遠大。《唐‧王勃‧滕王閣序》:「遙襟甫暢,逸興遄飛。」遙,遠。如:「遙遠」、「遙不可及」。《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襟,心胸、懷抱。如:「胸襟」。《唐‧陸龜蒙‧記事詩》:「天高氣味爽,野迥襟懷曠。」
【綺】
﹝綺井﹞◎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裝飾有美麗圖案的井形天花板。《文選‧曹植‧七啟》:「綺井含葩,金墀之箱。」《文選‧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蔕,華蓮重葩而倒披。」亦稱為「承塵」、「藻井」。
﹝綺合﹞◎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各色錦綺會合在一起。比喻文采燦爛。《文選‧陸機‧文賦》:「或藻思綺合,清麗芊眠。」《呂延濟‧注》:「綺合,如綺綵之合文章也。」《宋書‧謝靈運傳論》:「縟旨星稠,繁文綺合。」
﹝綺疏﹞◎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窗上的雕飾花紋。《後漢書‧卷三十四‧梁統傳》:「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文選‧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之二》:「玄雲拖朱閣,振風薄綺疏。」
﹝綺窗﹞◎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雕飾精美的窗子。《文選‧左思‧蜀都賦》:「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唐‧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綺錯﹞◎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謂如綺紋之交錯。《後漢書‧班固傳上》:「周廬千列,徼道綺錯。」《李賢‧注》:「綺錯,交錯也。」《唐‧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陌溝塍殊綺錯。」《清‧葉廷琯‧吹網錄•張角置三十六方》:「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陳,綺錯麟比。」
﹝綺羅﹞◎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五彩華貴的絲織品。《舊唐書‧卷一○○‧裴漼傳》:「後庭有綺羅之賞,由是為時論所譏。」
﹝綺羅﹞◎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金剛祖師‧聖訓‧注〉
……華麗的衣服。《唐‧袁暉‧二月閨情詩》:「有恨離琴瑟,無情著綺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久病新愈,氣虛多驚,倦視綺羅,厭聞絃管。」
【廓】
﹝廓焉靡至﹞◎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見『處其玄根 廓焉靡至』條目。
﹝廓然﹞◎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靜靜地,空寂貌;孤獨貌。《漢‧東方朔‧答客難》:「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
﹝廓落﹞◎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極仙翁〉
……廣大遼闊的樣子。《爾雅‧釋詁上‧郭璞‧注》:「廓落宇宙,穹隆至極,亦為大也。」
﹝廓落﹞◎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孤寂的樣子。《文選‧宋玉‧九辯五首之一》:「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廓盪盪﹞◎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聖訓‧注〉
……廣闊無所邊際。廓,廣闊、寬大。如:「寬廓」、「宏廓」。《史記‧卷六十四‧司馬穰苴傳‧太史公曰》:「余讀司馬兵法,閎廓深遠。」《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漏】
﹝漏泄﹞◎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慈雲悟茂猛‧聖訓‧注〉
……洩露、露出。《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亮客寄於此,豈敢與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泄,為害不淺。」亦作「漏洩」。
﹝漏卮﹞◎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萬仙菩薩‧聖訓‧注〉
……古時指有漏洞的盛酒器;或比喻酒量大,沒有限度。卮,古代盛酒的器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宋‧蘇軾‧南鄉子‧寒雀滿疏籬詞》:「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音 ㄓ 。
﹝漏巵﹞◎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萬仙菩薩‧聖訓‧注〉
……亦作「漏卮」。底上有孔的酒器。《淮南子‧氾論訓》:「今夫霤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漏巵,故人心猶是也。」《唐‧邵謁‧秋夕詩》:「惡命如漏巵,滴滴添不滿。」《明‧張居正‧壽襄王殿下序》:「江海雖大也,以奉漏巵,則沒世不能取盈焉。」《清‧魏源‧次韻前出塞之五》:「傾澤塞漏卮,鞭驥歸駑群。」巵,古同「卮」古代酒器。音 ㄓ。
﹝漏馳﹞◎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見『馳波』條目。
﹝漏盡通﹞◎六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見『神通』條目。
【寡】
﹝寡人﹞◎六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關雲長‧聖訓‧注〉
……寡德的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左傳‧魯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孟子‧梁惠王下》:「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寡方﹞◎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四配十哲‧聖訓‧注〉
……缺少方法。《文選‧陸機‧歎逝賦》:「毒娛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顏。」《李善‧注》:「方,術也。」
﹝寡君﹞◎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寡德的君主。古代臣民對他國自稱本國君主的謙詞。《左傳‧桓公十八年》:「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脩舊好。」
﹝寡弱﹞◎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謂勢孤力小。《漢‧潘勗‧冊魏公九錫文》:「當此之時,王師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唐‧無名氏‧靈應傳》:「女曰:『矧妾一女子,父母斥其孤貞,狂童淩其寡弱。』」
﹝寡欲﹞◎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欲望少。《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
﹝寡儔﹞◎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雲悟茂猛‧聖訓‧注〉
……猶無匹。《清‧曾國藩‧答劉孟容書》:「孟氏而下,唯周子之《通書》,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
【聞】
﹝聞知﹞◎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純陽帝君‧聖訓‧注〉
……聽說;知道。《書‧胤征》:「羲和屍厥官,罔聞知。」《唐‧韓愈‧順宗實錄一》:「使四面求醫藥,天下皆聞知。」
﹝聞譽﹞◎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金童玉女‧聖訓‧注〉
……聽到美名。語本《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後因以「聞譽」指到處皆知的好名聲。《唐‧皮日休‧奉和魯望秋賦有期次韻》:「郡侯聞譽親邀得,鄉老知名不放還。」《清‧劉大櫆‧鄭節母傳》:「家雖貧而聞譽流於鄉族。」
﹝聞雷失箸﹞◎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見『失箸』條目。
﹝聞道﹞◎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純陽帝君〉
……本指追求知識學問。此處喻〈鍾離〉聽聞到仙道的修行法門。《唐‧韓愈‧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聞道鍾離遁世修 終南丹煉名千秋﹞◎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純陽帝君〉
……當鍾離得到王玄甫授以長生真訣及金丹坎離之成仙成道修行法門後,隨即隱姓埋名於終南山裡潛心修煉,育其谷神,轉玄牝於吐納之間,最後終於得求仙道要旨,煉成金丹,證得仙道,因此得以名揚千秋萬世。
【圖】
﹝圖報﹞◎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諸天神聖〉
……謀求報答。《南朝宋‧顏延之‧謝子竣封建成侯表》:「非臣耄蔽,所任圖報。」《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操曰:『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
﹝圖謀﹞◎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計謀、打算。《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備傳》:「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
﹝圖錄﹞◎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圖讖符命一類的書籍。《新唐書‧卷九十五‧竇威傳》:「李氏名在圖錄,天所啟也。」亦作「圖籙」、「圖讖」。
﹝圖籙﹞◎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圖讖符命一類的書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商周以前,圖籙頻見,春秋之末,群經方備。」亦作「圖錄」、「圖讖」。籙,圖書、冊籍。如:「圖籙」。《新唐書‧卷八十八‧裴寂傳》:「隋政不綱,天下搖亂,公姓名已著謠籙。」音 ㄌㄨˋ。亦作「圖錄」、「圖讖」。
﹝圖讖﹞◎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聖先師‧聖訓‧注〉
……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如「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即預言劉季作天子。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為輔。』」《三國演義‧第八十回》:「祥瑞圖讖,皆虛妄之事;奈何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亦作「圖錄」、「圖籙」、「圖書」。讖,預測災異吉凶的言論或徵兆。如:「一語成讖」。《文選‧左思‧魏都賦》:「藏氣讖緯,閟象竹帛。」《紅樓夢‧第八十九回》:「思前想後,竟應了前日夢中之讖。千愁萬恨,堆上心來。」音 ㄔㄣˋ。
【福】
﹝福生清儉﹞◎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南海古佛〉
……見『道生于靜 德生卑退 福生清儉 命生合暢』條目。
﹝福田﹞◎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雷部風部龍部虎部 率八大金剛〉
……謂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猶如農人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為喻,則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稱為福田。據《正法念處經‧卷十五》、《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等載,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而父母為三界內之最勝福田。據《優婆塞戒經‧卷三‧供養三寶品》、《像法決疑經》、《大智度論‧卷十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八》等載,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稱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報答之父母及師長,稱為「恩田」(報恩福田);受憐憫之貧者及病者,稱為「悲田」(憐愍福田、貧窮福田)。以上三者,合稱「三福田」。又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載,有所求而為者,稱為「有作福田」,如父母、師長;無所求而為者,稱為「無作福田」,如諸佛、菩薩等。
﹝福田衣﹞◎六十九年正月三十日〈慈厚散仙 賴九虎‧聖訓‧注〉
……見『袈裟』條目。
﹝福地﹞◎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諸天神聖‧聖訓‧注〉
……安樂的地方。如:「居此福地之上,過著安樂幸福的日子。」亦喻名山勝地,神仙所居。《西遊記‧第一回》:「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福地洞天﹞◎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關聖帝君〉
……神仙所居之處,比喻名山勝境。《西遊記‧第四回》:「大王在這福地洞天之處為王,多少尊重快樂,怎麼肯去與他做馬夫?」《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齣》:「這般樣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亦作『洞天福地』。
﹝福祉﹞◎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幸福的祉祿。《漢‧焦延壽‧易林‧卷三‧泰之大有》:「生直地乳,上皇大喜,賜我福祉,受命無極。」
﹝福為禍始 禍為福階﹞◎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喻享受福報、受盡福份後,就是禍害與禍端的開始;受盡災禍之後,好運就會降臨。如《老子‧第五十八章》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喻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無常。如《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有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喻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語出《盧諶全集‧贈劉琨詩‧二十首》之第十九首:「福為禍始,禍作福階,天地盈虛,寒暑周回,夫差不祀,釁在勝齊,句踐作伯,祚自會稽。」天地盈虛,寒暑周回:前已述明,辭不多贅。本段上帝故意前後倒置,有所驗也。
﹝福祚﹞◎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八仙‧聖訓‧注〉
……福祿;福分。《左傳‧昭公十五年》:「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後漢書‧劉表傳》:「長享福祚,垂之後嗣。」《唐‧白居易‧隋堤柳詩》:「煬天子,自言福祚長無窮。」《明‧沉德符‧野獲編‧徵夢•儀銘袁宗皋》:「夫以殘膏剩黛,神已先示,則其福祚有限可知。」
﹝福祿﹞◎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一陽帝君〉
……幸福與官祿。《詩經‧小雅‧鴛鴦》:「君子萬年,福祿宜之。」《唐‧白居易‧諭親友詩》:「煩鬧榮華猶易過,優閒福祿更難銷。」亦作「福履」。
﹝福履﹞◎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見『福祿』條目。
﹝福履攸善 無思不屆﹞◎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雷部風部龍部虎部 率八大金剛〉
……謂常懷天之恩德,劍及履及,修福修慧修善,無時不忘天之恩澤,無遠弗至。語出《廣弘明集》:「上界八萬之劫可期。下方七百之祚未擬。元良之位。長守膝下之歡。上嗣之所。永保懷袖之愛。以茲法田奉中宮皇后殿下。福履攸善,無思不屆。」
﹝福慧﹞◎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龍樹菩薩 率十地菩薩〉
……亦稱「福觀」。即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福者修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善業,屬利他;慧者智慧,即觀念真理,屬自利。《華嚴五教章‧卷二》:「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
﹝福觀﹞◎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龍樹菩薩 率十地菩薩‧聖訓‧注〉
……見『福慧』條目。
…………〈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