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假﹞◎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

……無須假借他物。《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淵哉太初,宇量高雅,器範自然,標準無假。」《呂延濟‧注》:「器量法度出於自然,為人標望准的,無所假借也。」

﹝無替厥符﹞◎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萬歲萬歲萬萬歲。喻永無變易的仁風德行。

﹝無媒﹞◎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沒有引薦的人。比喻進身無路。《唐•杜牧•送隱者一絕》:「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雲林遠市朝。」《前蜀•韋莊•下第題青龍寺僧房詩》:「千蹄萬轂一枝芳,要路無媒果自傷。」《清•錢謙益•北客詩》:「秋草蕭蕭鋤不得,無媒徑路任君猜。」

﹝無勞﹞◎六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西方教主‧聖訓‧注〉

……沒有勞績。《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無策﹞◎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束手無策」之簡稱。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氣了,馬少卿束手無策。」《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覷,束手無策。」亦作「束手無措」。

﹝無量﹞◎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月慧菩薩〉

……沒有限量,沒有止境。《左傳‧昭公十九年》:「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忘寢與食,非撫之也。」《文選‧左思‧蜀都賦》:「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雖兼諸夏之富有,猶未若茲都之無量也。」

﹝無量化身十方徧﹞◎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

……如同佛德之無量而遍佈世間。無量,不可計量之意。指空間、時間、數量之無限,亦指佛德之無限。《法華義疏‧卷十》:「六情不能量,故名無量;又不墮三世,名為無量;又言無空有之量,故稱無量。」《中觀論疏‧卷四‧六情品》:「六情,即六根。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識,故稱六情。」三世,又名三際,為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之總稱。現在世與未來世合稱為二世。由於過去之業因,所招感之現在果報,此種三世因果應報之理,即稱三世因果。

﹝無量威德  而祝有道  萬代一師法雲鼎﹞◎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月慧菩薩〉    

……喻師尊無量無邊之神〈聲〉威與德行,是至聖德威的象徵,是天下得以太平的主導者,也是萬代唯此一師享有如雲般之法鼎者。

※【讀月慧菩薩聖訓後感言】:

上帝蓮下  魚目混珠  天譴雷誅毫無私

各顯其能  天然無畏  道劫互應天數定

攝受一貫  膺命萬八  正逢己巳壽天齊

無量威德  而祝有道  萬代一師法雲鼎 

月慧菩薩是本次師尊百年聖誕紀念訓文中,最後一位臨壇批訓之仙佛;「月慧菩薩」是師母孫素真〈慧明〉之先天果位,也是師母歸空後,復其本尊法號之本尊菩薩;理天有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教化菩薩、月慧菩薩等四位具足果境佛之菩薩,而其中月慧菩薩奉天旨掌「考盤」〈詳見《天道春秋‧師母天命》〉,因而倒裝下凡,以俗名孫素真〈字明善,道號慧明〉助師辦道與考道。

孫師母的臨壇訓諭,具有相當層度的代表性,代表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天然師尊溘然歸隱,師尊在世時所授命點傳師〈即所謂老前人〉中有背叛師尊之徒,居心叵測,矯造天命,妄稱:「師尊師母同領天命為十八代祖,負普渡收圓之責,而師尊已回天繳旨,無天命了,故表文必須改為孫師母名諱。」因此,將「龍天表文」之「欽加保恩」張光璧改為「欽加頂恩」孫慧明;師母並不識字,在需要使用文字表達的時候都要旁人協助,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心懷不軌,居心叵測之徒,得以矯造天命,天道旁門於焉而生,遂引眾生入歧途而萬劫不復。這些背叛師門之逆徒有:發一、興毅、寶光、文化、基礎、慧光、紫光、常州、滿州、哈爾濱、金光、浩然、明光、法一、安東、信義、天祥、杏藝等十八組之多。這就是現在「師母道」的由來。如今這些「師母道」有的因假冒「一貫道」而被後學揭穿而停辦了,也有一些如今還在苟延殘喘,還在繼續編著「師尊師母同領天命」之謊言,繼續欺騙著世人。

今天是師尊百年聖誕紀念,孫師母在所有理天仙佛都批文祝賀之後,再臨壇訓諭,從冠詩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師母藉由冠詩來暗示一些天機,如:「魚目混珠」與「天譴雷誅」的隱喻;「攝受一貫」與「膺命萬八」的顯揚;最後再以「無量威德」與「萬代一師法雲鼎」作為註腳,在在都是一針見血的喻示,看得懂的,或是明白「師母道」老前人們不為人知的醜陋面者,無不為他們即將面對的下場感到惋惜與悲哀。

再者,孫師母小師尊六歲,誕生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歲次己未八月二十九日。以「師母道」的說法:既然「師尊師母同領天命」的情況下,想必在師尊百年聖誕紀念的今天,也會有理天仙佛共同來上壇登台飛鸞聖訓,聖訓的內容與讚揚師德浩瀚無涯的雋永語藻詞彙,想必同樣是精彩絕倫;同樣地,在孫師母百年聖誕的民國八十四年農曆八月二十九日當天,也應該會有理天仙佛共同來為孫師母祝壽的冠詩與訓諭文章。如果各位是師母道的道親,應該直接向各組的前人或點傳師詢問,有沒有師尊與師母的百年聖誕紀念聖訓?如果有是應該的,如果沒有,就要質問為什麼沒有?是不是利用了師尊與師母的名號奪得權勢利益之後,就忽然之間將師尊師母給忘了?再進一步想一想,有「萬國教主」名號的是師尊還是師母?為什麼?

「一貫道」有真有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雖然有相同一脈道統的傳承與教義,但有沒有正朔之位很重要,取其正朔而名正,論其正理而名正,行其正道而名正,言其正統而名正,名正則天下萬事順理可成章,萬邦朝中於正朔之位,蠻貊皆服於正統之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理不明,當說出來的道理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時候,又如何去取信於人?又如何去教化世人呢?

﹝無量無邊﹞◎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天然古佛〉

……見『于境一緣  實無所緣  其行廣大  無相無礙  無量無邊  永證菩提』條目。

﹝無量壽佛﹞◎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彌勒祖師〉

……即阿彌陀佛。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梵 amitāyus)、無量光(梵 amitābha),故阿彌陀佛亦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惟密教則以阿彌陀佛之應化身為無量光佛,其報身為無量壽佛。《無量壽經‧卷上》:「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無量壽佛  化身十方  象金輪于三界﹞◎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彌勒祖師〉

……本句承前一句「有道天然  奉天承命  圖堯境于萬年」之續意;謂師尊威神光明,如無量壽佛般,十方上下,化身無量,隨緣成住,應化承運,是轉輪聖王中的最高聖王,是三界最崇高的明師,是白陽道盤與三曹普渡的掌舵者。

﹝無極﹞◎七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

……道的本原為無極而太極。如吾心寂然無思,萬善未發,即是無極,然而此心未發,自有昭然不昧的本體,即是太極。無極一詞,在天道中指的就是理天之意。

﹝無極一動生太極﹞◎六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明明上帝駕前侍御者‧張肴〉

……無極者,乃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始無終,無大無小,為宇宙之虛無。宋儒周敦頤推闡道體的本原為無極而太極。如吾心寂然無思,萬善未發,即是無極;然而此心未發,自有昭然不昧的本體,即是太極。凡人始生之初,只此一點靈光,所以主宰形骸者即此太極也。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極,而其所以不屬乎形骸者乃為無極也。故無極一動,太極則生,兩儀現,四象顯,八卦出,繼而世間萬物隨之而起。

﹝無極之年﹞◎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沒有極限,喻永久之意。無極,沒有邊際、窮盡。《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女德無極,婦怨無終。」《唐‧元稹‧奉和竇容州詩》:「自歎風波去無極,不知何日又相逢。」

﹝無道﹞◎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國政不修、社會混亂。《禮記‧檀弓下》:「曾子曰:『國無道,君子恥。』」

﹝無道﹞◎六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三天主考〉

……國君無德,不行正道。《書經‧武成》:「今商王受,無道。」

﹝無虞﹞◎六十二年九月十五日〈五教聖人‧聖訓‧注〉

……沒有憂患、顧慮。《書經‧畢命》:「四方無虞,予一人以寧。」《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毒已入骨,須靜養百日,方可無虞。」

﹝無愆﹞◎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沒有過失、沒有喪失。《書•說命下》:「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漢‧蔡邕‧太傅胡公碑》:「﹝公﹞彌綸古訓,貫萬品,研精微,用補前臣之所闕,十年而無愆。」《後漢書•韋彪傳》:「故大鴻臚韋彪,在位無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無輔﹞◎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孟子亞聖‧聖訓‧注〉

……謂不予輔助。《易‧乾》:「賢人在下位而無輔。」《王弼‧注》:「賢人雖在下,而當位不為之助。」

﹝無端﹞◎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沒有起點和終點。《淮南子‧主術》:「智欲員者,環復轉運,終始無端。」

﹝無福消受﹞◎六十三年一月十九日〈三天主考‧聖訓‧注〉

……沒有福氣享受。

﹝無遠﹞◎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一陽帝君〉

……亦作「無遠弗屆」。沒有不能到達的地方。《書經‧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宋‧胡銓‧御試策一道》:「而惟民是察,持以至誠,無遠弗屆。」

﹝無遠弗至﹞◎六十六年六月十五日〈至聖先師〉

……沒有不能到達的地方。《書經‧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宋‧胡銓‧御試策一道》:「而惟民是察,持以至誠,無遠弗屆。」

﹝無遠弗屆﹞◎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一陽帝君‧聖訓‧注〉

……見『無遠』條目。

﹝無際﹞◎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四大天王〉

……遼闊而無邊際。如:「茫茫無際」。《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下面分畦列畝,佳疏菜花,漫然無際。」《老殘遊記‧第三回》:「廳後許多芭蕉,雖有幾批殘葉,尚是一碧無際。」

﹝無漏﹞◎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明明上帝‧聖訓‧注〉

……「有漏」之對稱。漏,為漏泄之意,乃煩惱之異名。貪、瞋等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不止,故稱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煩惱能令人落入於三惡道,故稱漏。因之稱有煩惱之法為有漏;稱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為無漏,如涅槃、菩提,與一切能斷除三界煩惱之法,均屬無漏。

﹝無漏法﹞◎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雲寶二童‧聖訓‧注〉

……見『有漏』條目。

﹝無窮﹞◎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見『乘無窮之懿勳』條目。

﹝無德豈敢證品蓮﹞◎六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亡靈結緣‧修道院‧高等亡靈‧孫富〉

……見『無功豈敢享福祉  無德豈敢證品蓮』條目。

﹝無慮無思﹞◎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無思無慮』條目。

﹝無劉於虐﹞◎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並非以殺戮屠虐為手段。劉,殺戮。《書經‧盤庚上》:「重我民,無盡劉。」《文選‧張衡‧思玄賦》:「瞰瑤谿之赤岸兮,弔祖江之見劉。」《李善‧注》:「劉,殺也。」

﹝無影﹞◎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南海古佛〉

……「無影無形」之簡稱。沒有形狀、影像。指空虛不實或消失不見形跡。《鏡花緣‧第八十一回》:「我想這個『偷』字,無非盜竊之意,倒還易猜;第『香』為無影無形之物,卻令人難想。」亦作「無形無影」。 

﹝無影無形﹞◎七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見『無影』條目。

﹝無置錐地﹞◎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十八羅漢‧聖訓‧注〉

……見『置錐』條目。

﹝無儔﹞◎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雷部風部龍部虎部  率八大金剛‧聖訓‧注〉

……無可匹敵。儔,匹敵、相比。《文選‧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無蹊﹞◎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十八羅漢  率四大天王‧聖訓‧注〉  

……「李下無蹊」之簡稱。古諺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言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樹下自然踏成蹊徑。唐人借李樹與李姓同字,遂反用以稱頌李知遠、李乂為人正直,秉公選舉,無人敢走私門。《全唐詩‧卷八七六‧語‧時人號李知遠語》:「知遠知選,胥吏肅然斂跡,時人號云:『李下無蹊。』」《新唐書‧卷一一九‧李乂傳》:「進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宋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下無蹊徑。』」

﹝無疆﹞◎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南海古佛‧聖訓‧注〉

……無止境、無窮盡。《詩經‧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多福無疆』,布於少牢之饋。」

﹝無礙光明﹞◎七十年八月十五日〈天然古佛‧聖訓‧注〉

……見『光明』條目。

﹝無藝﹞◎六十二年六月十五日〈道德天尊‧聖訓‧注〉

……沒有準的。《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國語‧越語下》:「後無陰蔽,先無陽察,用人無藝,往從其所。」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