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界分‧卷二〉

 

法不在競辯,天下能醒即是真法,眾生能渡即是法舟;莫論法舟大小,莫嫌真法高低,能多渡一人,理天則多一仙夫,地獄則少一鬼卒;能多渡一人者,則竭盡心力渡上十人;能渡十人者,則竭盡心力渡上百人;能渡百人者,則竭盡心力渡上千人,此方為代天理物之真實義,亦是吾道普渡眾生之大宗大旨;然此前題須以自渡自覺為先,自渡自覺尚有所不能者,又焉能渡化其他眾生乎?若尚自迷自惑,見不了自性本如,證不了大法聖果,自顧尚且無暇,又何能履踐吾道大開普渡之宗旨乎?大開普渡雖是吾道萬年不變之大宗大旨,然尚有最基本之門檻,即是先要有自渡自覺之能,此為首務;是以自渡自覺者,首當須先了悟何謂自渡自覺?簡而言之,能印心者即可自渡,能見性者即可自覺,簡單明白;印心之要,在於自見清淨心之啟發與否;見性之要,在於自覺菩提心之能發與否;意即務必先能啟得自如本性清淨義,方能顯揚自如本性真實義;先啟方能有所發,非先發然後知啟,此為修行之根本次第要義,亦為是否有能力渡眾化世之德能所在,此義不明,即生大惑,不可不慎!故塞之於清淨義不可得者,必違清淨心而為之逆行;人皆共知,塞則滯,滯則逆流;順則通,通則無礙;天道流行,即斯之謂也。天地日月星辰,古今萬事萬物,無不順其正軌而行之;譬之人道綱常倫理,一旦逆之違之,則奸邪巧詐無所不為,亦無所不畏,於因果中自招業愆罪孽,唯自引緣於無底深淵而不自知,縱上天大慈大悲,亦不能救也。大道不難修,唯在一念之間耳;順正軌正道而行,即是正人君子,一念如是,一日如是,一年如是,一生如是,不為賢聖也難矣。是以既明清淨心方為修行真實義,即當潛心參修以履大道,弘揚吾道,普渡眾生,須知,眾生本佛,佛即眾生,本俱足一切諸佛殊勝德能,若自界於法界之名相,不知彌綸於一切清淨心之所在,方寸不虧於心,須臾不昧於性,魔眷莫之能擾,鬼神莫之能御;凡聖從來無二路,三千大千作客來,癡迷法性作無明,一切流轉難登陸;是以不可測不可窺者,惟聖心天心耳!是以修行修道一事,不過春秋之間耳!

 

故偈曰:

 

千般景緻千般意  因果果因莫緣續

本心不離明丹款  安住明空定慧蓄

香華匡宗佛授記  心法畢竟憑有據

夙夜專精神之仰  法界能證無邊際

 

再偈曰:

 

方外自有塵外事  遐敷自有天然師

生死棘林指歸路  雷震風雲法雨施

妙趣妙引廣弘論  般若玄鑑真修士

窮極耳目無為觀  提誘萬品篆金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