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離人  唯人自離  色不迷人  唯人自迷﹞

真理是永恆不變的,不願意去追求真理、或拒絕、或否定真理,真理還是永遠存在的;差別的只是有人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在探求真理的諦義與起源,繼而從中體悟到宇宙與人生的最高悟境;也有人一輩子只知逞慾放縱,不信天地之恩澤,不信鬼神之道,連父母之恩都能拋諸腦後,並汲汲營營於人生慾望享樂的境地。每個都有選擇自己所理想中的生活與生存的條件與環境,可以追求名利、權勢、財物,旁人也無從置喙,而宗教的力量也只能從清心寡慾的層面,來要求世人少一點慾望的追求,多一份清心的養性,就是在警示:慾望是惡道、惡途的根源,有慾望,就容易在追求的同時,造了孽、或造了惡,而自身不知;一旦有了造孽造惡的根性與習性,就容易在因果循環當中,種下了六道輪迴還報的因緣。

色慾的追求,亦是如此;萬惡以淫為首,耽溺於淫海色鄉,就是在種惡道、邪途的種根,而這種根,就是婆娑世界萬惡的根源。色之一義,可分狹義、廣義來論,狹義而言:就是男女色身之慾。性慾的發紓,是世間眾生綿延傳續的來源,本是順應天理而行,亦非邪惡之行;夫妻有正色之宜,非夫妻正色之性,就是落入了邪途,正與邪是相對的,既然沾上了邪途,惡道的因果報應就跑不了。世間男女之數,不知凡幾,迷上了男女之慾,能狎玩多久?能縱慾多久?色身,每一個人都有,但這色身並非是用來迷惑世間男女之慾的,色身是世間眾生用在六道的一種表徵假體,終有一天會腐爛,會發臭的,既然會腐臭、消失,那就不是永恆的。試觀想一下,當我們看到倘在豬肉攤上而被開腸破肚的死豬時,屍血遍地,內臟被論斤論兩來賣,牠也是一個六道眾生的表徵假體,和我們一樣,難道我們會對這屍血遍地,大卸八塊的豬屍體有慾望產生嗎?所以說,眾生的表徵假體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會在緣盡之際,消失於虛空之中。色本不迷人,是眾生自己在迷其假的表徵而已。

其次就廣義而言:色就是在表示世間之所有一切有形有象的事物;譬如:一件煩惱事想不開,著了相,著了的這個煩惱相,其實就是在著這個煩惱所顯現的一個虛幻不實的表象,這表象也是一個色。世間之一切,都是色的範疇,不管迷上的是什麼,名利、權勢、錢財、慾望,都是在迷這個相所產生出來的色義。色不會自行來招惹你,但自己會自動自發的去招惹它,如同因果之義,不招惹種因的妄念妄行,自然就不會招惹果業的報應。所以連菩薩都畏因了,眾生怎能還在迷惑著種因的惡性呢?

﹝色不迷人  唯人自迷﹞

原作「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世俗諺語;酒色迷人,使人耽醉其中,難以自拔。《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又造百花樓一座,與玉堂春做臥房,隨其科派,件件許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爭奈『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才有歡愛之事,便有迷戀之人;才有迷戀之人,便有坑陷 〈注一〉之局。」

◎〈注一〉坑陷:陷害、構陷。《水滸傳‧第十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以身作則﹞

用自己的言行作為他人的榜樣。如:「為人父母者應以身作則,千萬不能口裡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命世之才  用於三期  懷才遁世  又何用哉

從古至今,有聖德賢能之人,都是上天用來救渡眾生之用;如:青陽期燃燈古佛應運;紅陽期釋迦尼佛應運;白陽期彌勒佛應運,都是上天安排具備聖德教化之佛界高真下凡闡道救世,都是有任務而來,都是有天職的重擔。如果說,明知自己具有這天職之任,卻隱居於世間而不出來弘揚聖德與教化人心,那上天安排下凡救渡眾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天職並非每個人都有,因為德行不是每個人都能俱足的,無德之人或缺德之人,上天不會授予天職之任的。如三王之興,是因為具備仁德者出現,才能得天下而興,才能開疆拓土繼承道統,天下才能得以太平,這就是三王的天職;而三王之衰,是因為三王後代之無德者出現,暴政而虐民,天下百姓不堪其苦,自然而然就衰敗了,縱使有了帝王之天職在身,但因無德而自然而然被上天所收回。

所以說,不要以為目前有天命、天職在身的,就能目空一切,恣意妄為;要知道,上天既然可以給予,當然隨時也可以收回,只要是無德,上天自然會在當事人毫不知情的狀況下,直接收回,毫不留情。天命不常,惟德與之;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自己的德行,自己最清楚,大道青天不可欺。

此外,沒天職的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因為真正的天職,不在形式上的職位假相,而是存在於德行之有無;有德者,必有其無形天職,這份無形天職根本不必經由上天出面來給予,而是自然而然承受天之明命。天不語,以聖人代言之;有德者,自然能代天立言,自然能為生民立命,自然能繼往聖絕學;有德者,必俱足慧根,自然能立天之極,以天心為心,以天意為意,因此,才能造天地之功,才能立不朽之勛。

﹝命世之才﹞ 

聞名於世的傑出人物。《三國演義‧第一回》:「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亦稱為「命世才」。

﹝三期﹞

亦作「三佛收圓」。一佛者,燃燈古佛應運,是為「青陽期」。初會龍華,傳道闡法,掌天盤一千五百年,是為午會。二佛者,釋迦尼佛應運,是為「紅陽期」。二會龍華,闡揚八萬四千法門,掌天盤三千年,午會數盡。三佛彌勒佛應運,是為「白陽期」。三會龍華,闡陽五教合一,辦理末後一著收圓大事,三曹普渡,在家修行,聖凡雙修,因人心隳敗至極,故天時緊急,彌勒佛遂應運,掌天盤一萬零八百年,由未會始至未會終。

﹝遁世﹞ 

逃離人世。指隱居。《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是以聖人韜光 〈注一〉,賢人遁世,其故何也?」

◎〈注一〉韜光:藏匿光芒。比喻人隱藏才能而不外露。

﹝己立立人之道  汝豈不喻哉  慈航普渡之際  汝庸不明哉  驕奢淫佚  所以自失﹞

修行之道也好,求學之道也罷,能有所心得,因而成就自己的智慧與德行,這是一種境界;但是在自己有所得之後,尚能使他人因自己之故,也能有所得的話,那又是另一層的境界。自利是自了漢,自利而他利,才是真正的佛菩薩;不要以野人獻曝當作是他利,丟人現眼也是一種境界,自取其辱當然也算是一種境界。

「己立之道」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安身立命」之道。安其法身,立其慧命;從證悟「法身」為始,以證解「慧命」為終。從肉身之生死根本處下功夫,既得人身,所為何來?若一旦失去人身,又何往而去?人生不過百年,所得者何?所失者何?所作所為者何?解開生死關之纏縛,釋迦牟尼佛能在有肉身的情況下,證得佛身,吾輩也是在有肉身的情況下,難道就不能也證得與佛一樣的境界嗎?仙佛皆是從人之肉身證得的,可想而知,人之肉身是多麼的可貴。不過鬼卒陰魂,也是人之肉身造成的,同理可證,人之肉身也是很可怕的。成仙成佛,成鬼成魅皆由人之肉身而成,若能證悟其中之諦義,自能登堂於法身之境。

慧命之有無,在於善根之所流,善根來自於宿世所累積的善心善念;善根是德業的根本,德業是善根之所紓,所以有德者,必有善根;有善根者,必能建德。同時,在「善根」與「建德」當中,一直在當「穿針引線」工作的那個智慧,就叫做「菩提」。如果有這個本事,如果有這個境界,將這「菩提」長久頂受不退,那麼「慧命」就會自然而然的顯露而出,而這頂受「菩提」不退所產生之「慧命」,就是佛性種根。

因此,從證悟「法身」開始,以至於證解「慧命」為止,可以用百千萬劫時間來證得,也可以在一瞬間、一剎那間,證悟而證解。立地成佛不難,難在於「證悟」與「證解」的功夫而已。所以說,慧命乃菩薩種根,永住菩薩心,覺性可證。覺性圓明,此乃佛之菩提也。

接著,我們談一談「慈航普渡」;為舟為航之諦有三:一者,運載眾生,從因入果。二者,以德運人,縱任自在。三者,以運自他,如乘涅舫入生死海,運渡眾生,化濟天下,利行攝受,同體大悲,成就涅盤。

以上舟航三諦,旨在說明「慈航普渡」之真諦;運載眾生,從因入果;就是前面筆者所說的「安身立命」之道,使眾生瞭解「因果」的牽纏與循環,當明白了「因果」關係之後,就能夠從「因」的緣起與無形的能量當中,來自我改變並創造另一種「果」的收獲與境界。而以德運人,縱任自在;筆者在前面也作了說明,就是「己立之道」,以「己立己達」為要,如果自己還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自渡尚且危在旦夕,況於渡人?因此,才有接著說的「以運自他」之道。所以主考說:「慈航普渡之際,汝庸不明哉!」意思就是說,連「慈航普渡」之理,都不明白嗎?意喻現在三期之際,三曹普渡大開之際,你們連「慈航普渡」是什麼都不知道啊!主考悲傷欲絕著,道親們,都聽到了嗎?

﹝己立立人﹞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簡稱。自己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讓別人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自己求得通達,也讓別人求得通達。語本《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慈航普渡﹞

佛、菩薩以塵世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眾生,出離生死海,猶如以舟航渡人,故稱慈航、慈舟。《萬善同歸集‧卷下》:「駕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入普賢之願海,渡法界之飄溺。」今之俗語乃援引佛教「慈航普渡」一語,形容善心人士慈悲為懷,能普遍救助大眾。

﹝驕奢淫佚﹞

傲慢、奢侈、荒淫、放縱。《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愛子 〈注一〉教以義方 〈注二〉,不納於邪。驕奢淫佚,所自邪也。」《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如其不然,當稍裁抑之,庶無驕奢淫佚之禍。」亦作「驕奢淫泆」、「驕奢淫逸」。

◎〈注一〉愛子:受寵的兒子。文選‧江淹‧別賦》:「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霑羅裙。」

◎〈注二〉義方:合乎正義的道理。《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國語‧周語下》:「上得民心,以殖義方,是以作無不濟,求無不獲。」

﹝大道﹞

天地間的理法。《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文選‧曹植‧贈丁翼詩》:「君子通大道,無願為世儒〈注一〉。」

◎〈注一〉世儒:沒有特別的操守而見稱於世俗的儒者。《史記‧卷二十五‧律書》:「豈與世儒闇於大較,不權輕重,猥云德化。」

﹝心昧﹞

「瞞心昧己」之簡稱。昧著良心做自己不願做的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往常我瞞心昧己,信口胡開〈注一〉。把神佛毀謗,將僧道搶白〈注二〉。」亦作「昧己瞞心」。

◎〈注一〉信口胡開:「信口胡說」與「信口開河」之合稱。意謂不加思索的隨意亂說。《紅樓夢‧第十九回》:「那原是我小時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說,如今再不敢說了。」《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榮無辱,任樂任喜,端的是信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紅樓夢‧第六十三回》:「賈蓉只管信口開河,胡言亂道之間,只見他老娘醒了,請安問好。」亦作「信口開喝」、「信口開合」。

◎〈注二〉搶白:責備、嘲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被紅娘搶白了一頓呵回來了。」《紅樓夢‧第四十六回》:「襲人也幫著他搶白我,也說了許多不知好歹的話。」

﹝滿腹﹞

充滿心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

﹝賈誼﹞

賈誼〈西元前二零零年至西元前一六八年〉,是西漢著名的大儒,人稱賈生、賈子、賈長沙。漢高帝七年〈西元前二零零年〉,賈誼出生,這個時代正是西漢政權剛剛建立的年代,它既給賈誼帶來了施展才華的機遇,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坎坷和痛苦。

賈誼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基本上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之中,他的生活也基本上是以讀書習文為主。十八歲時,他便以能誦詩書擅寫文章而聞名於郡中。當時的名士,李斯的學生河南守吳廷尉欣賞他的才學俱優,將他列置門下。

西元前一八零年,漢文帝劉恒即位。聽聞河南守吳公頗有學識,且政績卓著,便徵召吳公為廷尉。漢元帝元年〈西元前一七九年〉, 賈誼在 老師吳廷尉的推薦下,被徵召入朝,立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晉升為太中大夫。從此,二十二歲的賈誼便踏上了仕途,成為西漢政治集團中的一員。

不久賈誼上疏,提出:「漢興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詳見《漢書‧賈誼傳》〉因此,漢文帝對賈誼很器重,想把他破格提升為太中大夫,與諸大臣商議將他升擢為公卿時,遭到權臣周勃、灌嬰、張相如〈東陽侯〉、馮敬等人的妒嫉和反對。此後,漢文帝開始有意疏遠賈誼,並將他派去當長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賈誼辭別了京城,來到了地處偏遠的長沙。他聽說長沙地勢低,濕度大,自認為此去長沙將享壽不長,而且又因為是被貶謫,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與屈原作比。在這種情況下,他便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吊屈原賦》。

漢文帝七年〈西元前一七三年〉,文帝思念遠在長沙的賈誼,於是將他召進皇宮。當文帝聽完賈誼的一番宏論後,十分感慨地說:「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過不久,漢文帝拜賈誼為梁懷王的太傅。在任梁懷王太傅期間,賈誼仍對政事十分關注,而且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寫下了如《治安策》、《論積貯疏》等名篇。

漢文帝十一年〈西元前一六九年〉,梁懷王不幸墜馬而死。賈誼認為自己作為梁懷王的太傅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非常自責傷心。一年以後,由於傷感過度,賈誼也於漢文帝十二年〈西元前一六八年〉病死,死時年僅三十三歲。

賈誼曾著《過秦論》,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教訓,認為強秦之所以速敗,是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又曾上《治安策》疏,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以削弱地方諸侯的勢力。賈誼的著作有《新書》五十六篇,其思想兼采儒、法,主張仁義與法治並用,而歸結於儒家的六經和德政。認為「德莫高於博愛人,而政莫高於博利人〈詳見《新書•修政語上》〉;以及「《書》、《詩》、《易》、《春秋、》《禮》五者之道備,則合於德矣,合則欣然大樂矣。」〈詳見《新書•道德說》〉。提出「政以民為本」的思想,說道:「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與民為敵者,民必勝之。」〈詳見《新書•大政上》〉。賈誼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相當的地位,被認為是漢賦的主要開創者之一。

賈誼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就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卻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吊屈原賦》、《鵩鳥賦》。在西漢政論散文的園地中,賈誼的散文也堪稱文采斐然。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稱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陳政事疏》、《論積貯疏》等。

﹝望諸點傳  聽吾之語  不驕須謙  見賢如大賓  禮賢下士  天下皆歸  無為而為  垂拱而治  豈不美哉﹞

主考本段之訓諭,是針對居上位之「點傳師」而言,要其法乎天地無私之德,從不驕而謙卑之心當中,納賢容諫,禮賢下士。不可妒賢己之人,不可拒能己之人,握髮吐哺,以開賢路。主考所說:「聽吾之語」,可見做不到這層次的「點傳師」不在少數,可見主考苦口婆心叮嚀之心;天道有一個奇特現象,「修行者相輕」,認為自己求道數十年,茹素也數十年,且渡人無數,功德早己位列仙班,大得不得了,對於其他人的修行修為是根本看不起的;對於別人的諫言,或出現比自己的學問、知識還優秀的道親時,通常都會先下馬威,擺出一付我就是道中老前輩,我想斥罵你就可以斥責你,你們就是要聽我的話才行,不管你的「天職」是什麼?是被上帝封為「道長」也是一樣,不乖乖聽話的,就從中慫恿,背後造謠,甚至謾罵仙佛不公平,封人有私,緊抓著權威權力不放,深怕失去老前輩的身份與權勢。至於主考所說「不驕須謙,見賢如大賓,禮賢下士」之語,根本就不懂是什麼意思。權力如果是在「有德者」的手中,主考也不必說這些話了,悲慘的是,權力是在「無德者」的手中,所以主考才語重心長的叮嚀囑咐!

「不驕須謙」是修行的築基工程,驕者必敗,謙者受益,凡事如此,聖事亦是如此;世事如此,修道更是如此。天道弘展,如果是由「驕者」在宣揚;代師傳道,如果是由「驕者」在代理,三曹普渡,如果是由「驕者」在辦理,那天道之前途,可想而知。所以主考一針見血,開門見山的把居上位「點傳師」之心態,直接戳破,直接點明,大道青天不可欺,不要以為自己的念頭、心意沒人知道,就可以恣意妄為,自有千佛萬祖,諸天神聖在看你,一念之間,自有上天在鑑你,一言一行,自有監察神祇記錄在案,寸功寸過,寸果寸德,清清楚楚,賴不了也搶不去的。

﹝大賓﹞

須待之以禮,而特別尊重的客人。大,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賓,客人。與「主」相對。如:「來賓」、「貴賓」、「喧賓奪主」、「賓至如歸」。《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

﹝禮賢下士﹞

有地位者能尊禮有才德的人,謙恭待士。《舊唐書‧卷一三一‧李勉傳》:「其在大官,禮賢下士,終始盡心。」《紅樓夢‧第三回》:「且這賈政最喜的是讀書人,禮賢下士,拯溺濟危 〈注一〉,大有祖風。」亦作「禮賢好士」、「禮賢接士」、「禮士親賢」。

◎〈注一〉拯溺濟危:救助處於危難艱困中的人。亦作「拯溺扶危」、「拯危扶溺」。

﹝天下皆歸﹞

亦作「天下歸心」。獲得天下百姓的追隨、信任與支持。《文選‧曹操‧樂府二首之一》:「周公吐哺 〈注一〉,天下歸心。」。《隋書‧卷三十八‧鄭譯傳》:「以公德望,天下歸心,欲求多福,豈敢忘也。」

◎〈注一〉吐哺:本是吐出口中的食物。《文選‧班彪‧王命論》:「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後指殷勤的求取賢士。《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三賢。」《文選‧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無為而為﹞

這是一個形而上的境界。「無為」是針對「有為」而言的,而且主要是在說 古代 君主的「無為」,君主要以「無為」的方式,來成就「有為」的勛業。「無為」不是「不為」;要真正做到「無為」,首先是任人民自然發展,而不要做有悖於自然、有悖於百姓的事情。《老子‧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天地無私,對萬物眾生一視同仁,即使卑賤微小如草紮成的狗,也是以平等之心對待;因此,聖人也是效法天地之德,也是以平等無分別之心,來對待一切百姓眾生。」因此《老子‧第六十章》才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治國之道,如燒煮一條小魚那樣,輕而易舉。」這是從「無為」的層次來看治國之道,因而才能成就「有為」的治世之功。所以,「無為」雖然是針對「有為」而言,但並非「不為」,而是希望通過「無為」的方式來達到「有為」的效果。

《道德經》中談到「無為」共計十二次,所以「無為」是《道德經》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為基本信仰,認為「道」是「無為」的。因此,「無為」便成為道教徒對自然界的運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認識,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基本態度。《明道篇》有詩云:「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得意忘言方了徹,泥形執象轉昏迷。身心靜定包天地,神氣沖和會坎離。料想這些真妙訣,幾人會得幾人知。」《道德經》第三章稱「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意思。道家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莊子》則將「無為」推衍到帝王聖人的治世中,認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聖人休矣。」特別強調帝王應該要以「無為為常」,而臣下卻是要以「有為為常」的。所以又說「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為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另外,《莊子》又認為「養神」之道,貴在「無為」。《刻意》篇稱「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漢初幾代王朝,採用「無為」治術,與民休息,對於當時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曾經有一定的作用。《淮南子》在《主術訓》、《詮言訓》中,分別稱無為者為「道之宗」、「道之體」;《原道訓》進而稱「無為為之而合于道,無為言之而通乎德」。認為「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遵循事物的自然趨勢而為,即是無為。上古所以稱「無為而治」,就因為「得道意,得天心意」。所以《抱樸子內篇》也認為「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

﹝垂拱而治﹞

語出《尚書‧武成》:「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治:平安之意。喻統治者不用做什麼,而能使得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之語。《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後,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者矣。」

﹝吾聞天道之興  必待其人哉﹞

我〈三天主考〉聽說,天道若要興盛起來,傳之四海,必須等待某人出現才行。天道的精髓與奧妙,不是凡夫俗子之輩就能弘揚的,若非俱足賢能德行者,不足以擔當此「揚仁衛道」之重任。至道深微,惟人是宏,天命無常,惟德是與。此乃因天道之精義,在於玄奧、在於幽緲、在於透理、在於集其大成之骨髓;能祖述其骨髓者,方能膺此重負。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日月有大明而不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天地日月皆不語,惟待聖者起而代言,聖者代天立言,上探天心,下極四方,述作天意,推道而訓俗,故聖者能神化而旁行,繼絕學於天授,立生民之太平於婆娑,此之謂,宇宙之大,信有其人也。聞,聽到之意。如:「百聞不如一見」。《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 〈注一〉之聲。」《禮記‧大學》:「心不在焉〈注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注三〉。」

◎〈注一〉武城弦歌:孔子的學生子游出任武城邑令,用禮樂教化百姓。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開玩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孔子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話是對的,自己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典出《論語‧陽貨》。後以「武城弦歌」表示為政者重視禮樂教化,為政得法。

◎〈注二〉心不在焉:謂心思、心神不集中。《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徐德歸來幾日,看見莫大姐神思撩亂,心不在焉的光景。」

◎〈注三〉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雖目睹其物,耳聽其聲,但因心神不在,所以好像沒看見,沒聽見一般。形容不關心,不注意。亦作「聽而無聞,視而無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商湯用伊尹﹞

伊尹,商之賢相。初耕於莘野。湯三聘始往,相湯伐桀,遂有天下。湯尊之為阿衡。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太甲悔過,復於亳。

﹝武王成王用周公太公望﹞

〈一〉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相武王伐紂,武王伐紂初定,分殷境為三國。封紂子祿父為殷後,並使其弟管叔鮮〈周公之兄〉等相祿治殷,〈餘二國為衛、霍,亦分別由其弟監之,史稱三監。〉武王克殷二年,武王崩,子成王立,因年幼,周公旦恐諸侯叛,乃攝行政。管叔鮮等疑周公圖位,乃率群弟與祿父叛周,周公奉成王之命,誅祿父及管叔鮮,放蔡叔度,以微子開代殷於宋,收殷餘民,封武王少弟康叔封於衛。

〈二〉太公望,周初賢臣,姜姓,呂氏,名尚。初釣於渭濱,文王出獵遇之,曰吾太公望之久矣,故稱太公望,為武王之師。故又稱師尚父,佐武王克殷有功,封於齊。

﹝反掌﹞

翻轉手掌。比喻事情的容易。《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傾動昏王室。」亦作「反手」、「反掌之易」、「反掌折枝」、「易如反掌」、「易於反掌」。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