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民國六十三年農曆閏 四月五日                            天元佛壇                                 

公忠禮讓齊莊正          格致誠正天下平

君子治世唯道義          遠邇皆服歸於中    吾乃

      三天主考  茂田師兄  參叩

聖帝             弟妹晤顏  佳機勿失  仙佛考試  僅剩一次  吾茲示言  汝眾恭聽  弟妹賜坐

諸弟妹諸君好:

        何謂聖?何謂愚?一理囊之,心同道合,性如日月,志同天地,禮賢下士,躬吐哺握,動以成法,吐辭成經,忠君愛國,行則以道,志雲節雪,在淄弗涅,同流不污,可歌可泣,此謂聖人,若堯舜商湯文武是也。如心合財利,性同污泥,志求名爵,見賢則嫉,違之不通,口若懸河,忠妻愛子,視神猶迷,一言一行,背道而行,在濁則濡,同流則污,言以人嗤,動以為貨,上則顯者,下為媚者,此謂愚人,如李自成、吳三桂、高力士、安祿山是也,皆禍國殃民者矣。

        吾仙之所以選賢任能,刮垢磨光,登崇俊良,拔智去愚者,授封道長,上則代天宣化,普渡眾生,下則輔助點傳,同修聖業,共邁大同,化污塵為極樂。諸位點傳,應撫躬自問,仰則無愧於天,俯則無疚於地,凡事不明者,可諮諏善道,察納雅言,以補罅漏,有所廣益,則天道之恢宏,可指日而待,世界大同,堯天舜日,行路皆歌,萬人頌德,風行草偃,則於目前可復也。汝眾點傳則不是,疑心滿腹,群難塞胸,以為仙佛之選賢任能者,一畏權高於吾,一畏其不尊師重道,嫉之妒之,則欲天道之恢宏,海枯石爛,精衛填海,亦難成矣!

        嗚呼!點傳,既會修道,何不則堯舜禪賢之治乎?大丈夫能屈能伸,為道利民,謹言慎行,忠信篤敬,德風動草,以德服人,以道化人,如孔仁孟義,孰人不尊,雖務光許由山野之人,人亦尊之,千載萬世,人亦頌之,為人長者,若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行不以道,則桀紂之暴,文武商湯亦執戈伐之。

        諸位點傳,須諒解吾三天主考之忠言逆耳,吾固不該言,然吾之仙職,見人過而不規,是吾竊位素食,不忠於職分也,婆心苦口,望諸點傳之見諒為禱!昔人有言,賞必由下起,罰必自上來,實為理也。言行符合道義,仙佛斷無責汝怪汝之理,誓言不履,猶云仙佛考試之不是,人之言行,吾豈不諳,人之所為,事之皆通,人無虧心事,何畏人謗人毀者乎?壇主會,開而不履,何以成之,天下之事有難易者乎?為之,雖移山填海,亦有成功之日。不為,雖反掌折枝,亦無成效之期。欲興建何事,坐而論之,不如起而行之,雖有伊傅之賢輔之,龍雲不會亦難成矣!謹言至此,餘言不贅,勤行天道,道親同心共德,完成萬八聖業為務。                                                                                                                         哈哈!退

                                               

﹝公忠禮讓齊莊正﹞

公正而忠誠,守禮而不爭奪,齋戒以示莊敬,一切言行舉止,不偏不倚,合於規範。仙佛臨壇所作冠詩,大都有感而發;主考寫這一段,亦是目睹當今道務與世俗人心,訓諭的成份比較多。意謂:在天道中,須心存公正公義之心,忠於國家,至誠於道;遵守天道禮節制度,不可存潛越之心,以齋戒表示心存同體大悲之心,以示對天下眾生表達自己的莊嚴虔敬;謙恭有禮,對上對下,一切言行舉止,均須合於應有的規範。

﹝公忠﹞

公正忠實。《莊子‧天地》:「必服恭儉〈注一〉,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注二〉,民孰敢不輯。」

◎〈注一〉恭儉:恭敬。《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注二〉阿私:偏袒、循私。《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絕倫超奇者為右,無所阿私。」

﹝禮讓﹞

守禮而不爭奪。《文選‧陸機‧吳趨行》:「禮讓何濟濟 〈注一〉,流化自滂沱〈注二〉。」

◎〈注一〉濟濟:整齊雄美,有威儀的樣子。《荀子‧大略》:「朝廷之美,濟濟鎗鎗。」《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四》:「濟濟京城內,赫赫王侯居。」

◎〈注二〉滂沱:盛流的樣子。《抱朴子‧道意》:「遠近翕然,同來請福,常車馬填溢,酒肉滂沱。」滂沱,音 ㄆㄤ ㄊㄨㄛˊ 。

﹝齊莊﹞

齋戒以示莊敬。《禮記‧中庸》:「齊莊中正〈注一〉,足以有敬也。」

◎〈注一〉中正:不偏不倚。《禮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也。」《宋‧葉適‧答少詹書》:「輕鄙中正平易之論,而多為驚世駭俗絕高之語。」

﹝格致誠正天下平﹞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者,《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程頤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朱熹講:「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朱熹的「格物致知」:

朱熹在程頤思想基礎上,通過為《大學》作格物致知補傳,提出了系統的認識論及其方法。他以人心之靈,莫不有「知」為認識主體,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為認識客體。他說「知」在我,「理」在物,此我、物之別,就是其「主賓之辨」。他認為連結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訓「格」為至為盡。至,謂究至事物之理﹔盡,有窮盡之意。他訓「物」為事,「物」猶事也。其範圍極廣;既包括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亦包括心理現象和道德行為規範。

「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他強調格物,就事物中窮其理,格物的途徑有多端,上至無極、太極、天地、日月、陰陽,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沙一塵,都有理,都要去格。一事不窮,便缺了一事的道理,一物不格,便缺了一物的道理。朱熹還強調格物須要有緩急先後的次序,重要的是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認為格物的目的是窮理,由具體事物而窮盡其理,不能脫離具體事物。朱熹解釋致知說:「致,推極也。知猶識也。」認為「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人心本來全體虛明,萬理皆具,只因被物慾所蔽,不能自明,經「格物」而後推極已知之理,以達到萬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

「誠意正心」,從「誠」與「正」的意義來論,很容易明白,那就是必須從內心深處所發出來的「心意」,不是表面上的敷衍功夫;例如:誠心、忍辱、謙虛、寬厚、勤奮等美德,聖賢之道教導我們要誠信、積極勤奮、謙遜、刻苦耐勞、寧可吃虧不佔便宜,這些都是聖賢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德行。學聖學賢不難,難在於持之以恆,所以才要至誠其意;有了至誠的味道出來了,下一步就要從「正其心」下手了。自古以來,讀書人都只有一門科目要學,就是要讀聖賢書,考上科舉之後,在政治權位的圈子裡,就會出現忠臣與奸臣這兩種人,有為國家一輩子鞠躬盡瘁,犧牲奉獻,成仁取義的;也有貪生怕死,貪贓枉法,讒言嫉賢,陷害忠良的。同樣都是讀聖賢書,就是有人會走偏了路。因此,造就了照耀丹青,億載馨香的忠臣烈士,也成就了遺臭萬年,古今皆唾的奸臣逆子。所以說,這個時候就要「至正其心」的功夫了。官當得高了,名聞利養,權勢利誘當然隨之而來,心不正者,自然同流合汙,自慢愩高,最後為了自己的利益,連忠臣都能陷害,國家也都能出賣了。

﹝格致誠正﹞

「格致誠正修齊」之簡稱。為《禮記‧大學篇》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為學修持的步驟與方法。

﹝君子治世唯道義﹞

君子不管是在襄理國事,輔佐國政,或者是教化人心,推道訓俗,最重要的就是以道德為基礎,並且要讓社會公理與正義有伸張闡世的機會。君子知道如何法天效地,明白聖賢之道,謙恭而不自慢,好禮義而不虛偽,能以德行來感化世俗人心,所以道德與正義,是君子用來處世與治世最主要的基本條件。

﹝治世﹞

治理國事。《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道義﹞

道德和正義。《宋‧歐陽修‧朋黨論》:「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遠邇﹞

遠近之意,喻天下四方。邇,近處、眼前。如:「名聞遐邇」。《紅樓夢‧第十八回》:「展眼元宵在邇,自 正月初八 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

﹝遠邇皆服歸於中﹞

本句承前三句「公忠禮讓齊莊正,格致誠正天下平,君子治世唯道義」之續意;因此全天下的人心莫不歸於中道。此處之「中」字,譯為「中道」之意。即中正的大道。《孟子‧盡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唐‧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於後。」

意即:天下所有人 都將因 君子之所行與教化而改變;因為君子能自我實踐於公忠、禮讓、莊敬自強;明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道,因此就能教化人心於其所言所行,皆能合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對上對下之禮節,自然能遵該有的制度而行;綱常倫理,出忠入孝之諦,也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人心有所改善,自然會有善言善行的紓發,有善則必有德行的作為。因此,人心都能崇德立業的話,社會必然一片祥和、戰禍不起、路不拾遺,這也是天道之所以傳世的宗旨與目標。

佳機勿失  仙佛考試  僅剩一次

自民國六十年 農曆三月十五日 三天主考臨壇訓示:「無生老母,天然古佛,以及眾位仙佛,出了考題,要群賢答覆,已記分數,將考錄報知皇母與老師。吾三天主考領下皇母考試之職,遍地天涯海角,五湖四海,考驗諸真。」而透露即將舉辦「考試」開始,至民國六十三年 農曆五月四日 為止,共足足舉行了為期兩年的定期考試。此考試日期設定在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日,一考就是一整天,除中、晚餐略作休息之外,其餘時間都在飛鸞考試,考場是位於竹北之天元佛壇。筆者民國六十二年 農曆六月十九日 求得天道,所以並未全程參與此莫大殊勝之「天人考試」盛會,同時因當時並無人負責整理、收集、彙編、或印刷之工作,所以大都以手抄或手印方式流傳,因此在取得第一手聖訓原文資料時,頗為艱鉅,亦難以齊全。

「天人考試」一事,乃「世間凡人」與「理天仙佛」共同創造的曠古奇聞;空前絕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想必人間若要再有此「天人共考」之盛事,誠非易事。天然古佛於民國五十年 農曆六月十一日 ,於天廣佛壇臨壇時就曾先諭示:「上天考圈已設立,基根深厚真命傳。」特別是桃竹苗地區,考機與考題,異常嚴峻與慘烈,有形與無形的考題,鋪天蓋地而來,考得有老前人為了總壇的成立,還立下了「十九層地獄」與「刮肉台」的毒誓,不要以為是為了建不成總壇,才來發毒誓的,相反地,而是如果總壇建得成的話,立毒誓要下「十九層地獄」與「刮肉台」的〈詳見《亡靈結緣》訓文〉;也考得悖道逆天之徒,身首異處於新竹香山大車禍中,而南海古佛卻只說這是「小小天懲」〈詳見《亡靈結緣》訓文〉。更絕更妙的考題是,明明上帝、南海古佛、 關聖帝 君共同出的考題,題目是:「天考孽子戲乾坤」〈詳見《春秋大義》之『曠古其聞』篇〉。

賢愚要如何分判?唯有「考」之一途,才能立判分明;「佛魔」都必須助道,共辦三曹,然而「佛」是正面助道,「魔」卻是反面助道,其中奧理微妙處,若未能俱足「慧性種智」者,是根本無從判斷起。表徵表象皆是幻相,而凡所有相,皆是虛幻,心不著相,相必不存,心若存相,相生則境生;無慧性者,取相取境以為真,心隨相生,意從境轉,心意若動念,則起分別心,有分別心,則忘想、執著必隨之而來。忘想執著也是一個幻相,前相未除,後相又生;前念未除,後念又起。一相接一相,一念接一念,結果到最後,終究還是一個凡夫俗子!所以三天主考說過:「是佛不須覓,須覓不是佛」、亦曰「大道向誰轉,誰向大道轉」;心外求佛,心外聞道,心外學法,心外證悟,皆是虛幻。至於為何要「考」,三天主考於民國六十二年 農曆五月二十四日 ,於天元佛壇臨壇時,有以下詳細說明:「諸位點傳,修道多載,頭腦頑固;愈畏考者,考愈臨身;俯仰不疚,屋漏不愧,光明正大;仁人君子,惟天是畏,何以畏凡間之人乎?天設考試,專為聖賢、淑人君子而設。」

「神人考試」一事,筆者將另書立論,收集並彙編所有考題,盡可能的注釋其義,闡其真諦,冀望能為這殊勝「神人考試」之曠古奇聞聖訓,留下一脈聖傳之遺跡,流傳於萬代。

﹝一理囊之﹞

用一個道理或一句話來概括說明。囊,口袋、袋子。如:「行囊」、「香囊」、「錦囊」、「探囊取物」。《唐‧杜甫‧重贈鄭鍊詩》:「鄭子將行罷使臣,囊無一物獻尊親。」亦作「一言以蔽之」、或「一言蔽之」。

﹝心同道合﹞

心志與天地仁德之道合一。天地之仁,在於無私,在於德被群生而永不息,在於雨露均沾而永不分;君子之志,當以心同天地德澤之功為念,推道訓俗,教化人心。

﹝性如日月﹞

自性如日月之皎潔,靈明而純潔,無垢無染而潤澤群生。

﹝志同天地﹞

志於法天象地、契合於天地之經緯能量,契機契理於大自然不可變的真理。

﹝動以成法﹞

謂聖人之言行舉止,都是天下人所效法而遵行的目標。《中庸》曰:「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吐辭成經﹞

原文為「吐辭為經」。所說的話或所寫的文章,均足以成為經典之論。《韓愈‧進學解》:「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

﹝志雲節雪﹞

喻其志若雲之高,其節若雪之白。

﹝在淄弗涅﹞

謂在污濁之中亦不為所染也。涅,皁礬,染之則黑。淄,黑色。《論語‧陽貨》有「涅而不淄」句。

﹝可歌可泣﹞

使人感動而為之歌頌、掉淚。《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詞,有聲有情,可歌可泣。」

﹝心合財利﹞

心所想的都是金錢與利益。

﹝性同污泥﹞

自性如污泥一般,穢臭不堪。

﹝志求名爵﹞

立志於凡俗之功名爵祿。

﹝名爵﹞

功名爵祿。《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張翰傳》:「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注一〉數千里以要名爵乎?」《三國演義‧第五回》:「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注二〉耳。」

◎〈注一〉羈宦:滯留在外地做官。

◎〈注二〉胄:後代子孫。如:「胄裔」、「貴胄」。《左傳‧襄公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

﹝口若懸河﹞

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舌辯。《金瓶梅‧第三十三回》:「但遇著人,或坐或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是一回。」《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亦作「懸河瀉水」。

﹝背道而行﹞

亦作「背道而馳」。戰國時,魏王欲攻打趙國邯鄲,季梁得知,以一駕車者欲往南方楚國,卻往北方行駛的故事諫魏王,告訴魏王若用攻伐的方法求取霸業,猶如往楚而北行。見《戰國策‧魏策四》。後比喻所要到達的目標和實際進行的方向完全相反。如:「想考上大學就該勤奮讀書,而你現在卻整天到處晃蕩,這不是背道而馳嗎?」

﹝在濁則濡﹞

濡,浸溼、沾溼。引申為感染之意。《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宋‧蘇軾‧飲酒詩四首之四》:「雷觴淡於水,經年不濡脣。」

﹝言以人嗤﹞

出口出言就是譏笑別人。嗤,譏笑。如:「嗤之以鼻」。《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禍國殃民﹞

使國家和人民都受到災禍。如:「這些漢奸禍國殃民,無惡不作,令人痛恨。」亦作「病國殃民」。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