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九則】

太上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只這一步,向何處起脚。大聚會麼?

師寂然良久,空中畫一畫,云:「夫大道驀宜坦平,寬闊無涯,十極八方,六通四達,綽然無礙。」

南華老仙云:「終日行而未嘗行。多少省力,全無眹跡。」

誠向這裏會得,回轉頭來,力行將去,忽然踏著故鄉,縱前許多熟境路頭,盡淨都忘。

所謂頓超物表,遊咏仙鄉,逍遙真樂,豈不美哉?

Δ

○看頌曰:

舉步不在脚,也是涉途程。

不行行至妙,無處不寬平。

心路誠虛絕,天衢道大亨。

踏翻玄妙竅,慶快樂無生。

【第二十則】

太上云:「我有三寶,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寬居仁行,濟人利物,憫惠一切,謂之慈。

慈所以養乎天性也。

素分安常,省心節事,謹言慎行,誠一无妄,謂之儉。

儉所以養乎道心也。

虛以受人,謙以自牧,柔和卑下,遜讓持後,謂之不先。

不先所以養乎孔德也。

大眾,誠能慈,無敵於天下,故曰勇;誠能儉,真樂有餘,故曰廣;誠能不先,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故能成其器長。

道人家若不慈、不儉、不謙,不惟亡道,凶禍隨之矣。

可不戒慎,以保永終之元吉乎?

師下座,端誠拜禮大眾,而說。

Δ

頌曰:

富貴謙為本,尊高下作基。

謙謙君子吉,行行惹人非。

克己心無昧,恕人心不欺。

息心無可欲,和順樂希夷。

【第二十一則】

太上云:「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披褐懷玉。」

故志士樂道而忘賤,安德而忘貧,外雖狼藉,內懷至寶。

故聖人本體圓明,則大用美利無窮,是以士言言中節,事事公當。

蓋言未發時,中有宗本,事未萌時,中有君主。

夫惟無知此妙之人,言多不善,事多偏倚,乃不知我道大體妙用寂然,中主應化無方之故。

然知此道者希有,誠能反觀本主,卓然存乎中,則吉也、事也,無不條當,無所往而不利。

作之君、作之師,天人敬仰,豈不超絕。

故曰則我者貴矣。

大眾,且道只今言默作為,是誰主使?

Δ

頌曰:

七情未發妙,六慾不生時。

寂寂誠忘我,中中的是誰。

言言說奚說,事事為無為。

美玉藏中蘊,神珠光自輝。

嘻,明明拈出家中寶,無奈人迷不我知。

【第二十二則】

太上云:「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前經云:「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故達道之士,若拙若愚,若昏若訥,洞徹本元,含光寂照,自昭明德,光而不耀。

故曰:「知不知上」也。

今之我輩,未悟為悟,未明為明,螢光井量,自為了達,強辭口鼓,賣弄精魂,此乃不知強知之節病也。

聖人秉氣純厚,德性朴真,八達六通,常若無知,三才一貫,常如不及。

以其中虛安靜,恬退柔和,並無昧己自欺,好勝爭能,自見自是,許多節病。

故曰:「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大眾,誠能頓覺自己昧心,強知自是之節病,克己改過,自然明德日新,樂天無窮矣。

Δ

頌曰:

百拙無能懶散人,騰騰兀兀樂天真。

人前默訥全無用,就裏含容席上珍。

性若良金無雜偽,心如美玉絕瑕垠。

休誇口鼓機鋒敏,免爾勞叨墮法塵。

【第二十三則】

太上云:「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原夫天地乃無心聖人,聖人乃有心天地。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生生化化,美利天下而無害。

聖人虛而無所積,故純純全全,道濟天下而不爭。

所以厚養人民,於己愈有;博施濟眾,於己愈多。

可謂法海寬弘,而無盡藏。

大眾,只這利而無害,為而不爭的道妙常存,日用天地大生之德,聖人大化之仁盡在己矣。

伏惟珍重。

Δ

頌曰:

至道玄虛妙莫評,樞機造化主生成。

乾坤健順生生化,賢聖誠純化化生。

舜禹體天奚有害,羲堯心道了無爭。

物豐時序人安泰,天下淳風樂太平。

【第二十四則】

《文始妙道真經》曰:「一情冥為聖人,一情善為賢人,一情惡為小人。」

大眾,一情善惡即不說,且道一情冥時如何領會?

嘻,若就此處直下承當,則天心朗朗,成性存存。

其或未然,聽予。

Δ

頌曰:

善惡雖然是二途,道人不若悉捐除。

七情冥息忽忘我,一道圓光曜太虛。

【第二十五則】

《文始真經》云:「魚欲異群魚,捨水躍岸即死;虎欲異群虎,捨山入市即擒。聖人不異眾人,時務不能拘耳。」

乃知古者達道隱士,明白四達,默默昏昏,故若愚若拙,和光混世,所以方士莫能知;時行時止,應感隨宜,所以鬼神莫能測。

是以時務不能拘耳,得大自在。

今之我輩,恃斗筲之量,彰螢火之光,好為人師,做模作樣,矜誇自是,要譽沾名,殊不知反招魔障,以致灾殃。

大眾,聖人設喻魚躍岸、虎入市,以致喪身失命,戒之深矣。

以此為龜鑑,都不如安貧養道,素分樂天,久久自然有無量快樂,作箇本分道人,豈不異哉。

Δ

頌曰:

弄巧翻成拙,彰明莫若愚。

恃才招蹇剝,本分得中孚。

索隱令人謗,要名不自如。

安常能省事,長泰樂無餘。

【第二十六則】

《文始真經》云:「聖人多斂萬有於一息,無有一物可役吾之明徹。散一息於萬有,無有一物可間吾之云為。」大矣哉。

夫人之一點虛靈,大體大用,在乎一息之間。

故放開則充塞乾坤,綽然無礙;收斂則潛歸黍粒,全無眹跡。

靈靈無昧,體用全彰,事莫能遷,物莫能間。

大眾,誠能於此明悟了達,則語默動靜得大自在。

且道只今如何體審息息?

Δ

頌曰:

惚焉天地表,恍爾黍珠中。

獨立一毫上,昭然體太空。

迎之不見首,隨之不見踪。

倏爾忽相遇,非彼亦非儂。

【第二十七則】

《文始真經》云:「聖人以有言、有為、有思,所以同乎人;以未嘗言、未嘗為、未嘗思,所以異乎人。」

南華老仙云:「終日言而盡道,言言皆道;終日言而盡物,言言皆物。」

道物之極,非言非默。

以此推二祖師言,意是一耶,是二耶?

大眾,誠能於此通徹,則言也默也、為也息也,悉自然而然,無可不可。

其或未然,反照去。

Δ

頌曰:

堂前懸寶鑑,圓朗絕纖塵。

照者從其照,人觀亦聽人。

妍醜都自見,此鏡了無心。

目觀耳聽得,方許爾知音。

【第二十八則】

《文始真經》云:「聖人道雖虎變,事則鱉行,道雖絲紛,事則碁布。」

又道:「雲之捲舒,禽之飛翔,皆在虛空中,所以變化不窮。聖人之道亦然。」

乃知聖人條當天下,寂然神化,文彩全彰,應變隨機,均齊弘道。

夫何故?

聖人大體玉虛,純然無礙,所以任其所化。

雲龍禽翔,風雷雨霧,變化不常,大虛未嘗變遷。

大眾,今我輩常常沉滯聲色,迷惑有無,著物肆情,強能多事,所以云為失措,動止有妨,安得本性大虛,綽然自在。

噫,若之何,各自理會。

Δ

頌曰:

威風凜肅,鬼神莫測。

和氣雍容,美利萬物。

為而無為,欲其不欲。

飄然無礙,不疾而速。

【第二十九則】

《文始真經》云:

蜣蜋轉丸,丸成而精思之,而有蝡白者存丸中,俄去殼而蟬。

彼蜣不思,彼蝡奚白?

乃知玉不啄則不成器,天不寒則不結冰。

大眾,我輩實非天生聖人,欲學聖人之道,須假修習。

真真實實,純純朴朴,切切下工夫始得。

眼下胡枝撐,口鼓胡擺撥,濟箇甚事?

聖人以蜣蜋轉丸,精思志一,虛白中輝,蛻殼而蟬。

物類尚然用工而成,我輩豈不爾思。

所以道:「修及無修,是為真修;學至無學,方名絕學。」

今塊然一物,蠢爾無知,云不必下工夫,絕學無憂。

正所謂隔靴爬痒,枝撐擺撥,久久都無結果。可不勉之。

老拙自覺饒舌,伏惟珍重。

Δ

頌曰:

一聞頓徹妙玄玄,福慧根深夙善緣。

性命雙融圓太極,形神俱妙體先天。

達摩九載玉心瑩,文祖六年金志堅。

今古上仙超越者,皆由功德得成仙。

【第三十則】

《文始直(經》云:「眾人以魄攝魂者,金有餘則木不足也。聖人以魂運魄者,木有餘而金不足也。」

故木喻魂喻性,金喻魄喻情。

常人隨情逐妄,故情有餘而性不足也。

聖人攝情歸性,故性有餘而情不足也。

故修真之士,淵情泯識,則本性圓明而無欠餘;死魄安魂,則慧命堅固而無滲漏。

性情混然,則金木無間矣。

雖然,喜怒哀樂愛惡慾,皆情也。

寂湛圓明,性也。

性一而情七,彼眾我寡,所以常被業力勝吾道力。

大眾,且道如何勝得這七箇畜生?

嘻,別人難著力。

Δ

頌曰:

七箇大魔鬼,常害主人公。

主人無志力,營魄騁英雄。

慧劍誅白虎,靈宮卧玉龍。

太平無箇事,鼓腹樂玄風。

【第三十一則】

《文始真經》云:「人之計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無,或曰死已不有不無;或曰當喜者,或曰當懼者,或曰當任者,或曰當超者,愈變情識。」

大眾,今之修行人,皆言為生死事大,以此經義推之,都是空頭煩惱。

有無無有,喜懼任超,愈變情識,殊不知我本無生,孰云為死。

予嘗謂死生乃晝夜之常,則要心無遷易;去來乃動靜之變,則要性無昧昏。

故南華老仙云:「死生亦大矣,無以動其心。」

雖然如是,也要只今分蹺,方為了事人。

夫何故?

誠能日用間,逆順不能遷,則夜間夢寢不能昧,夢覺既如一,死生了無礙。

其或未然,且請究竟。

Δ

頌曰:

我本無來去,誰云有死生。

日月常出沒,大虛何暗明。

逆順心無染,夢境自然清。

無生真樂妙,歷劫慶昇平。

【第三十二則】

《文始真經》云:「意有變,心無變。意有覺,心無覺。惟一我心,則意者塵往來爾,事者倏起滅爾,吾心有大常者存。」

故心喻火也,意喻土也。

火生土,猶心生意也。

無心則無意,無意則無惰,是以情生而意覺,舉意而心照也。

大眾,日用間以此照覺,則情識俱空,事物兩忘,應用隨機,忽起忽滅,皆浮浮然。

夫何故?

吾心有大常主宰存焉。

還會否?咦,

Δ

頌曰:

雲去雲來山靜止,潮生潮退海澄平。

潮雲無意時來往,山海無心日翠清。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