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十三則】

《文始真經》云:「有人問於我曰:『爾何族何氏,何名何字,何衣何食,何友何僕,何琴何書,何古何今?』我時默然不對一字。或人叩之不已,我不得已而應之曰:『尚自不見我,將何為我所。』」

予嘗見朱文公語錄云:「禪自道家起,釋氏於道家經典抽出,翻頭換面,做寶藏賣弄。」

予始疑之,思道家安有禪。

及熟玩此經,及《南華》等經,方知文公不虛說矣,信乎。

馮尊師云:鳩摩羅什未生,已有南華、列子。

文始真人設此幾問,云:「不對一字。」

大眾,是否誠能於此悟的切當,忽然省得真仙微妙,已對了也。

其或未然,且向尚自不見我,將何為我所參詳去。

Δ

頌曰:

有人問於我,將何為我所。

直面定心拳,教伊無處趓。

無處趓,無處趓。

【第三十四則】

《文始真經》云:「譬如大海能變化億萬蛟魚,水一而已。我之與物,蓊然蔚然在大化中,性一而已。知夫性一者,無人無我,無死無生。」

夫三才萬類,皆自太極中變而有自,各賦形以來,物物具一太極,存一天理,在大化中生化化生而無窮。

況心流精袞,事風物浪,無時定止。

所以自古至今,翻形換殼,不得超脫。

大眾,誠能悟此虛幻空華,忘物省事,反情息心,自然一性圓明,不與萬法混。

這箇主人公,超然自在,倒大來輕輕快快,又何人我死生之疑礙乎。

珍重珍重。

Δ

頌曰:

魚龍變化皆同水,人我生成總一心。

同異異同忘彼此,黃金同土土同金。

噫,純然一性太空體,寂寂明明絕古今。

【第三十五則】

《文始真經》云:「均一物也,眾人或其名,見物不見道;賢人析其理,見道不見物;聖人合其天,不見道不見物。一道皆道,不執之即道,執之即物。」

《周易》孔聖《繫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亦物也。故君子體物而不遺,」旨哉。

釋氏云:「人能轉物,即同如來。」

以此章妙推之,費力不少。

夫何故?

物自物,我自我,何必轉,何必去。

是以聖人純一不雜,體合乾坤,自然物我兩忘,道心不二。

大眾,誠能如此見徹,同物我,全天理,這箇主人公,活潑潑、圓混混,綽然無礙,無可不可,體妙象先,頓超物表,真樂無窮,又何固執意我矣。

珍重珍重。

Δ

頌曰:

滯有到頭成幻妄,執無畢竟墮頑空。

有無不立心超絕,不明通處亦明通。

【第三十六則】

《文始真經》云:「天地萬物,無有一物是吾之物。物非我物,不得不應;我非我我,不得不養。雖應物未嘗有物,雖養我未嘗有我。勿曰外物,然後外我;勿曰外形,然後外心。道一而已,不可序進。」

大哉,聖人之言歟。

物來則應,應之以誠;物去則空,寂然無著,所謂不即不離也。

夏葛冬裘,飢餐渴飲,安分隨宜,時行時止,皆平常本分事也。

可用則用,可休便休,隨時消息,輔合自然,又不用心,亦不費力。

所謂事于無事,為而無為,多少輕快。

又何外物、外形、外心之分別?

大眾,應物忘物,養我忘我,自然一了百當,本性超然。

故曰:道一而已,不可序進。

Δ

頌曰:

對境如無境,同塵絕點塵。

我人俱不礙,大地法王身。

一徹萬融無箇事,乾坤內外總吾身。

 

《玄教大公案‧卷上》畢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