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二五〉淫驕:荒淫驕橫。《漢‧賈誼‧過秦論中》:「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唐‧元稹‧沂國公魏博德政碑》:「既而季安悍誕淫驕,風勃蠱蠹,發則喜殺左右,漸及於骨肉。」

◎〈注二六〉傾危:國勢不安,有滅亡的危險。《周書‧卷十五‧于謹傳》:「昔帝室傾危,人圖問鼎。」《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孤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也。」

◎〈注二七〉顯美:顯耀而美好。《漢‧賈誼‧過秦論中》:「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注二八〉引領:伸長脖子。表示殷切期盼。《左傳‧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庶撫我乎!』」《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引領望京室,南路在伐柯。」

◎〈注二九〉裋褐:粗布做成的短衣。《漢‧賈誼‧過秦論中》:「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裋,僮僕所穿的粗布短衣。音 ㄕㄨˋ

◎〈注三十〉飢者甘糟糠:對飢餓的人來說,即使是粗糙不堪的食物也是美味可口的。《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朱邑傳》:「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業,猶飢者甘糟糠,穰歲餘粱肉。」

◎〈注三一〉囂囂:怨愁;怨恨。《漢‧賈誼‧過秦論中》:「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漢書‧董仲舒傳》:「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下不能足,而況人乎!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顏師古‧注》:「囂,讀與『嗸』同,音敖。嗸嗸,眾怨愁聲也。」《資治通鑒‧漢獻帝初平二年》:「於是更相誣引,冤死者以千數。百姓囂囂,道路以目。

◎〈注三二〉向使:假使、假設。《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向使四君卻客而弗納,疏士而弗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

秦無彊大之名也。」《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向使能瞻前顧後,援鏡自戒,則何陷於凶患乎!」

◎〈注三三〉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漢‧賈誼‧過秦論中》:「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

◎〈注三四〉忠賢:忠誠賢良。《文選‧李康‧運命論》:「聖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鳳不可令久典事,宜退使就第,選忠賢以代之。」

◎〈注三五〉縞素:白色喪服。《管子‧輕重甲》:「故君請縞素而就士室。」《史記‧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後漢書‧順帝紀》:「茂陵園寢災,帝縞素避正殿。」《清‧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皆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注三六〉裂地:分割土地。《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臣子之職既加矣,於是裂地定封,爵為公侯,傳國子孫,名顯後世。」《西崑酬唱集‧卷下‧宋‧劉筠‧許洞歸吳中詩》:「荊山待價何憂晚,龜手猶期裂地酬。」

◎〈注三七〉囹圄:監牢、監獄。《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了囹圄刀鋸之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則小弟這幾根老骨頭,只好瘐死囹圄之中矣!」

◎〈注三八〉刑戮:刑罰或誅戮。《論語‧公冶長》:「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戳。」《宋‧歐陽修‧縱囚論》:「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注三九〉收孥:亦作「收帑」。古時,一人犯法,妻子連坐,沒為官奴婢,謂之收孥。《史記‧商君列傳》:「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司馬貞‧索隱》:「以言懈怠不事事之人而貧者,則糾舉而收録其妻子,沒為官奴婢。」《漢‧桓寬‧鹽鐵論‧周秦》:「紂為炮烙之刑,而秦有收帑之法。」《後漢書•楊終傳》:「太宗至仁,除去收孥。」孥,古代獲罪入官供役使的人,後泛指奴僕。通「奴」。《後漢書‧卷四十八‧楊終傳》:「太宗至仁,除去收孥。」《宋‧蘇轍‧次韻子瞻遊孤山訪惠懃惠思詩》:「肩輿山下更傳呼,翩然獨往不攜孥。」

◎〈注四十〉倉廩:儲藏米穀的地方。《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大事已定,出榜安民,盡封府庫倉廩。」

◎〈注四一〉輕賦:減輕賦稅。《史記‧秦始皇本紀》:「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隋書‧禮儀志二》:「四月後旱,則祈雨,行七事:一、理寃獄及失職者;二、振鰥寡孤獨者;三、省繇輕賦。」

◎〈注四二〉約法:簡化法律。《漢‧賈誼‧過秦論中》:「約法省刑,以持其後。」

◎〈注四三〉省刑:減少或減輕刑罰。《管子‧牧民》:「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漢‧賈誼‧過秦論中》:「約法省刑,以持其後。」《清史稿‧高宗紀一》:「乙卯,上詣圜丘行大雩禮,特詔貶損儀節,以示虔禱。以旱命省刑寬禁。」

◎〈注四四〉自新:自己改過更新,重新做人。《史記‧卷十‧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漢書‧卷八十一‧匡衡傳》:「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

◎〈注四五〉安樂:安寧喜樂。《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在家裡慣了,是做時便倒安樂。不做時,便要困倦。」

◎〈注四六〉狡害:狡猾為害;狡猾禍害。《漢‧賈誼‧過秦論中》:「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北史•薛辯傳》:「有韓馬兩姓各二千餘家,恃強憑險,最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鄉閭。」

◎〈注四七〉離上:背離君上。《荀子‧彊國》:「無愛人之心,無利人之事,而日為亂人之道。百姓讙敖,則從而執縛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賁潰以離上矣。」《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漢‧賈誼‧過秦論中》:「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唯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

◎〈注四八〉不軌:不循法度,圖謀叛亂。《左傳‧隱公五年》:「不軌不物,謂之亂政。」《杜預‧注》:「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亂敗之所起。」《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下》:「秦既滅韓,徙天下不軌之民於南陽。」

◎〈注四九〉無道:國君無德,不行正道。《書經‧武成》:「今商王受,無道。」

◎〈注五十〉阿房宮:秦代宮殿。在陝西省長安縣西北,秦始皇時所造,築於上林苑中,為秦代最大規模的宮殿。秦亡,項羽放火焚之。或稱為「阿城」。

◎〈注五一〉繁刑:繁苛的刑罰。《荀子‧議兵》:「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清‧昭槤‧嘯亭雜錄‧海參領》:「今若散給兵丁,雖稍濟其生計,倘一旦用之,則恐侵冒者眾,徒以繁刑害眾,無以濟實政也。」

◎〈注五二〉嚴誅:嚴厲責罰。《管子‧小問》:「君欲勝民,則使有司疏獄,而謁有罪者償,數省而嚴誅,若此,則民勝矣。」《尹知章‧注》:「嚴其誅罪。」《宋‧王禹偁‧求致仕第一表》:「尚慮陛下過存念舊,便斷來章,雖犯嚴誅,當期必遂。」

◎〈注五三〉刻深:刻薄、嚴酷。《戰國策‧秦策一》:「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孝景時,鼂錯以刻深,頗用術輔其資,而七國之亂,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

◎〈注五四〉賦斂:征收賦稅。《漢書‧卷八十三‧薛宣傳》:「三輔賦斂無度,酷吏並緣為姦,侵擾百姓,詔君案驗。」

◎〈注五五〉無度:沒有節制。《三國演義‧第一回》:「操有叔父,見操游蕩無度,嘗怒之。」《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鄭子佻達無度,喜狎游。」

◎〈注五六〉困窮:困苦貧窮。《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遇著舍下困窮的親戚朋友,婁老伯便極力相助。」

◎〈注五七〉收恤:收養撫恤。《漢‧賈誼‧過秦論中》:「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俺婆婆年紀高大,無人侍養,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兒盡養生送死之禮。」

◎〈注五八〉刑戮:刑罰或誅戮。《論語‧公冶長》:「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戳。」《宋‧歐陽修‧縱囚論》:「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注五九〉眾庶:人民、百姓。《書經‧湯誓》:「格爾眾庶,悉聽朕言。」《漢‧賈誼‧過秦論中》:「自君卿以下,至于眾庶,人懷自危之心。」

◎〈注六十〉自危:自感處境危殆。《大戴禮記‧保傅》:「管仲之所以北走桓公,而無自危之心者,同聲於鮑也。」《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反形未見,以苛小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明‧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報劉愛塔事疏》:「聞奴已將劉興仁、王丙斬,訖心腹潰而羽翼剪,諸偽將當人人自危矣,此可乘之隙也。」《明‧馮惟敏‧呂純陽三界一覽》:「人人自危,莫知所止。」

◎〈注六一〉是以:所以,表示因果的連詞。《史記‧卷二十四‧樂書》:「廣則容姦,狹則思欲,感滌蕩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是以師曠覘風於盛衰,季札鑒微於興廢,精之至也。」

◎〈注六二〉奮臂:振臂而起。《漢‧賈誼‧過秦論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秦朝末年,殘暴統治造成民不聊生。陳涉吳廣奮臂大呼,其他豪傑蜂擁而起,起義軍推翻了秦朝的統治。為了爭奪勝利果實,項羽與劉邦進行幾年的爭鬥。項羽剛愎自用,僅靠武力統一天下,被劉邦圍困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注六三〉先王:古代聖王。《書經‧梓材》:「先王既勤用明德,懷為夾,庶邦享作,兄弟方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先王聖化,布在方冊。」或作「前王」。

◎〈注六四〉牧民:治理人民,管理民事。《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且夫牧民而道之以善者,吏也。」《漢‧賈誼‧過秦論》:「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

◎〈注六五〉逆行:違背常理。《文選‧賈誼‧過秦論中》:「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