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
(西元前一七九年至前一一七年)原名司馬長卿,因仰慕戰國時的名相藺相如而改名。他是蜀郡臨邛人(今成都邛崍人),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二十多歲時以訾(錢財)為郎,做了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但這些並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歎。景帝不好辭賦,待梁孝王劉武來朝時,司馬相如才得以結交鄒陽、枚乘、莊忌等辭賦家。後來他因病退職,前往梁地與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時他為梁王寫了那篇著名的《子虛賦》。
劉武去世後,相如離開梁地回到家鄉四川臨邛,生活清貧。臨邛令王吉與相如交好,對他說:「長卿,你長期離鄉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可以來我這裏看看。」於是相如在臨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訪相如,相如託病不見,王吉更顯恭敬。臨邛富人卓王孫得知「令有貴客」,便設宴請客結交,相如稱病不能前往,王吉親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酒酣耳熱之際,相如一曲《鳳求凰》打動了卓王孫新寡的女兒卓文君。文君聽到了司馬相如的琴聲,偷偷地從門縫中看他,不由得為他的氣派、風度和才情所吸引,產生了敬慕之情。宴畢,相如又通過文君的侍婢向她轉達心意。於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門,與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孫大怒,聲稱女兒違反禮教,自己卻不忍心殺她,但連一個銅板都不會給女兒。司馬相如的家境窮困不堪,除了四面牆壁之外,簡直一無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時候,對司馬相如說:「其實你只要跟我到臨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們借些錢,我們就可以設法維持生活了。」司馬相如聽了她的話,便跟她一起到了臨邛。他們把車馬賣掉做本錢,開了一家酒店。卓文君當壚賣酒,掌管店務;司馬相如繫著圍裙,夾雜在夥計們中間洗滌杯盤瓦器。卓王孫聞訊後,深以為恥,覺得沒臉見人,就整天大門不出。他的弟兄和長輩都勸他說:「你只有一子二女,又並不缺少錢財。如今文君已經委身于司馬相如,司馬相如一時不願到外面去求官,雖然家境清寒,但畢竟是個人材;文君的終身總算有了依託。而且,他還是我們縣令的貴客,你怎麼可以叫他如此難堪呢?」卓王孫無可奈何,只得分給文君奴僕百人,銅錢百萬,又把她出嫁時候的衣被財物一併送去。於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雙雙回到成都,購買田地住宅,過著富足的生活。只可惜司馬相如有財有名後,又受皇帝寵倖,便宿娼納妾,竟不理會卓文君。後人為卓文君作《白頭吟》:「皚如山上雪,蛟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止,溝水東西流。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徒徒。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天下的負心郎皆愧之。亦有一說是司馬相如得勢後,準備娶茂陵的一個女子為妾,卓文君得知就寫了一首《白頭吟》給他,表達自己的哀怨之情,相如因此打消了娶妾的念頭。後世多用此調寫婦女的被遺棄。
過了很久以後,景帝去世,漢武帝劉徹在位。劉徹有一次看到《子虛賦》非常喜歡,以為是古人之作,歎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時代。當時侍奉劉徹的狗監(主管皇帝的獵犬)楊得意是蜀人,便對劉徹說:「此賦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所作。」劉徹驚喜之餘馬上召司馬相如進京。司馬相如向武帝表示說:「《子虛賦》寫的只是諸侯王打獵的事,算不了什麼,請允許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獵的賦」,這就是內容上與《子虛賦》相接的《上林賦》,不僅內容可以相銜接,文字辭藻也都更華美壯麗。此賦以「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為假託人物,設為問答,放手鋪寫,以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帝王奢侈為主旨,歌頌了統一大帝國無可比擬的聲威,又對最高統治者有所諷諫,開創了漢代大賦的一個基本主題。此賦一出,司馬相如被劉徹封為郎。
建元六年(西元前一三五年),相如擔任郎官數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開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徵發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為他徵調陸路及水上的運輸人員一萬多人。他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皇上聽到這種情況,就派相如去責備唐蒙,趁機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為並非皇上的本意。他在那兒發佈了一張《諭巴蜀檄》的公告,並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如出使完畢,回京向漢武帝彙報。唐蒙已掠取並開通了夜郎,趁機要開通西南夷的道路,徵發巴、蜀、廣漢的士卒,參加築路的有數萬人。修路二年,沒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費的錢財要用億來計算。蜀地民眾和漢朝當權者多有反對者。這時,邛、笮的君長聽說南夷已與漢朝交往,得到很多賞賜,因而多半都想做漢朝的臣僕,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請求漢朝委任他們以官職。皇上向相如詢問此事,相如說:「邛、瓊、笮、冉、駹等都離蜀很近,道路容易開通。秦朝時就已設置郡縣,到漢朝建國時才廢除。如今真要重新開通,設置為郡縣,其價值超過南夷。」皇上以為相如說得對,就任命相如為中郎將,令持節出使。副使王然於、壺充國、呂越人等,乘坐四匹馬駕馭的傳車向前奔馳,憑藉巴、蜀的官吏和財物去攏絡西南夷。相如等到達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屬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縣令背負著弓箭在前面開路,蜀人都以此為榮。於是卓王孫、臨邛諸位父老都憑藉關係來到相如門下,獻上牛和酒,與相如暢敘歡樂之情。卓王孫喟然感歎,自以為把女兒嫁給司馬相如的時間太晚,便把一份豐厚的財物給了文君,使與兒子所分均等。司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長都請求成為漢王朝的臣子。於是拆除了舊有的關隘,使邊關擴大,西邊到達沫水和若水,南邊到達牂柯,以此為邊界,開通了靈關道,在孫水上建橋,直通邛、笮。相如還京報告皇上,皇上特別高興。他的一篇《難蜀父老》以解答問題的形式,闡明了和少數民族相處的道理,其文蒼勁優美,說理透徹,成功地說服了眾人,使少數民族與漢廷合作,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了貢獻。可惜好景不長,有人告發他接受賄賂,遂遭免官。歲餘,被重新啟用,仍為郎官。
相如口吃,但卻善於寫文章。他同卓文君結婚後,很有錢。他擔任官職,不太願意同公卿們一起商討國家大事,由於身患糖尿病,常借病在家閑呆著,不追慕官爵。他曾經跟隨皇上到長楊宮去打獵。這時,天子正喜歡親自擊殺熊和豬,馳馬追逐野獸,相如上疏加以勸諫,劉徹認為他說的對。相如還曾經向劉徹獻賦,哀悼秦二世行事的過失,以勸誡劉徹。武帝既讚美子虛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愛仙道,趁機說:「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還有更美麗的。臣曾經寫過《大人賦》,未完稿,請允許我寫完後獻給皇上。」相如認為傳說中的眾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澤間,形體容貌特別清瘦,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於是就寫成《大人賦》。元狩五年(西元前一一八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說:「司馬相如病得很厲害,可派人去把他的書全部取回來;如果不這樣做,以後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經死去,家中沒有書。詢問相如之妻,她回答說:「長卿本來不曾有書,他時時寫書,別人就時時取走,因而家中總是空空的。長卿還沒死的時候,寫過一卷書,他說如有使者來取書,就把它獻上,再沒有別的書了。」他留下來的書上寫的是有關封禪的事,進獻給所忠。所忠把書再進獻給天子,天子驚異其書。
梁王慕名請司馬相如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成語「紅拂綠綺」中的「綠綺」指的是司馬相如以綠綺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語指能於流俗中識名士,敢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長門賦》,可以說是司馬相如最著名的一篇賦。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編著的《昭明文選》。其序言提到西漢司馬相如作于漢武帝時。據說是受了失寵的陳皇后的百金重托寫成的。武帝讀後,大為感動,陳皇后遂復得寵。由於序言提及武帝的諡號,司馬相如不可能知道,而且歷史上武帝對陳皇后也沒有復幸之事。此外《史記》中未記載此賦,賦中又曾提及武帝時期尚未傳至中原地區的孔雀。所以《長門賦》被認為可能是後人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