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至此,筆者心中痛苦莫名,是以寄語跟隨羅紹綸點傳師出走之所有點傳、壇主、道親一封血書並泣叩曰:

吾兄弟姐妹們:

師尊曾曰:「一人明來萬人慶,一人迷來誤萬千」( 民國五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聖訓 )誠然也。天然正道,乃循道統之序,繼往開來,非由一人之所決。天命之所歸,須經千磨萬難以得之,非爭而求之,非奪而求之,乃因大德得以天授也。天之慈,仁被群生,尚無偏滿之理。師之恩,浩瀚無涯,然無功者枉然。弓長法門,在乎一心,正心誠意,理之所歸。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原脈一理,何以分歧。望吾道親,速歸弓長。昔日之亂,非屬偶然,乃道之考也。前人無節,後學無愆,天下之爭,自賢不肖始,聖人尚且憂之。有過不知者蔽,曰愚;迷而不返者惑,曰癡;以言取怨者禍,曰敗。賢者如諸卿,可不慎乎?素書云:「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天道自師尊求道傳道以來,凡九十載,信徒遍滿天下,其理無他,乃「道真,理真,天命真也」。以一代離合之殊,繫乎天數,得機而動,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然成絕代之功者何,非人之所為,乃「天然之正道」也。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推古驗今,所以不惑。道之不行也,乃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乃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古聖薪法,殆將湮沒,其間絕續,間不容髮,聖人之心,純然天理,粹然至善,言動舉措,不僅為當世法,更足為萬世則。自古識其大者為大人,識其小者為小人,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及其聞善言,見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是以曾子「三省」,顏回「四勿」,孔丘「居易俟命」,聖人君子,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皆無所奇,謹守「天然之正道」也。 

「五倫」為人立身之大端,「忠孝節義」乃性德之本能,受之於天,人人固有,非求之而得,亦非自悟而來。擇善而固執,死守善道矣,若有所求,則不得其正也。或云:「愈修愈苦」,全然私慾。 須知 君子受考,視為樂境,小人受考,視為畏途。「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佛藏經曰:「以因結果,以果成因。」誠然也。《詩大雅‧蒸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稟彝,好是懿德。」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此乃「天然之正道」也。

天者,群物之源也。遍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是故,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之。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也。「天然正道」,有立朝之譽,備仁義之號,功勳著於中,美聲傳於外。至大至剛,充塞天地,無理不格,無幽不照。其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鑑古,明足以照下。此之所謂: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書‧君陳》亦言:「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誠然也。道物之極,言默不足以載,抱德煬和,以順乎天。此之謂「天然之正道」也。

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饑在賤農,寒在惰織;安在得人,危在失士;富在迎來,貧在棄時。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國殘。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是故,天之所以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書‧皐陶謨》有言:「天敘有典,天秩有禮,天命有德,天討有罪。」此乃「天然之正道」也。

孟子云:「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所揆者何,良心正氣,賢愚君子聖凡,僅此方寸而已。」古來聖賢,忠臣義士,孝子烈婦,皆本「節」字而成。忠孝大節,發乎天性。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天以不言而考聖人,聖人樂天知命,順自然秉天理以答天。聖人者天考之,賢人者聖考之,愚人者賢考之,非考無以論真偽。天道無親,常與聖人,既與聖人,須考聖人者,希其止於至善也。筆者曰受考者六:「先知先覺,先覺,覺後覺,先知覺後知,後知後覺,不知不覺。」若令利口辯辭,妄解謬論,巧言飾非者,則難於論道入德,不足與之論矣。

天考無情,無欲則剛。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國,理道可也。出走天然,天人同悲,昔日之情,迄茲仍在。前人受考,誤導諸眾,沉陷於六道萬劫而不知,自絕於道盤之外而不悟。冀諸眾能懸崖勒馬,速歸正脈。吾之心,區區表,盼爾參,是為幸。                       

                                                                                             愚弟  璧圭泣首

〈六〉筆者在道中三十餘年〈民國六十二年求道〉,屢受考驗。不論是大考,小考,都親身經歷。最嚴重者有四次之多:

◎第一次: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六日 ,于苗栗天廣佛壇辦道,南海古佛降臨訓示一番後,突然轉機示曰:

璧圭賢士  聖業不建  口業不修  擾亂道場  罪孽如山  皇天無親  唯德是輔  自作孽矣  不可活也

筆者當時在場聞言,捫心自問,在道中十多年來,未曾犯有如古佛所言之重大過失,心中坦蕩,不以為意,神明所言,必有其理。筆者愚昧,當時未能領悟古佛真正用意,仍行道如故。

◎第二次: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 ,春季大典上帝訓示後,尾後將南海古佛責罵筆者之言,一字不差重申一次。筆者感到既由上帝出面,事態必極為嚴重,但事出必有因,上帝既言,表明必有其人,惟有靜待其發展。筆者對道之態度如往昔,無任何改變。

◎第三次: 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夏季大典 關聖帝 君命郭歸鵬講師,將春季大典上帝聖訓尾後附言,白話解之。郭講師臉紅脖子粗,大聲解道:      

這段白話的意思是  李璧圭  三曹普渡  萬八聖業  神鬼齊助你不建聖業  到處搬弄是非  顛倒黑白  曲解聖訓  擾亂道場 你造的罪孽堆積如山  古人說天道無私  皇天無親  唯有德者  佑之輔之  無德者  罰之斬之  罪孽都是你自己作的  一切後果都由你自己承擔

帝君繼續訓曰:

此人乃亂道之士  天理難容  諸位賢契  不宜往來  以免招禍  歸鵬再解 

郭講師繼續解道:

這個人就是指「李璧圭」 他是敗德亂道之人  各位道親   切勿與他往來   以免招禍

筆者當時在場,親聆郭講師如背台詞般,精彩內容,侃侃而罵,除了仙佛所罵之外,又多加了好幾條,很是精彩。也難為了郭講師,能把台詞背得這麼熟,可見事前曾下過一番苦心,真的很辛苦。罵完之後,狀似得意。而所有道親皆以異樣眼光相視。滿腹質疑,心想怎麼可能?一位能在天道面臨生死存亡之際,而不顧身家性命,挺身而出之人,而又經上帝親封為「道長」之人,怎麼可能會如郭講師所言之事?(上帝除親封張公光璧為十八代祖外,筆者有幸能為上帝親封天命之第二人)筆者則處之泰然,深知「考題」又來了,只是這次由上帝親自出題,此乃「天考」也。筆者真乃三生有幸,蒙上帝親自出面考試,但仍不知考題為何!

◎第四次:天然古佛於 關聖帝 君後,臨壇又曰:

諸位點傳  為師記過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何以記過  汝等當明  身為點傳  代師之職  教導後學  是非分明  廣化有緣  同心同德  恪守天職  同建聖業  豈能與之  亂道之士  同流合污  天命負重  何不慎乎!

大典結束後,林清源點傳向所有道親宣佈:

李璧圭是個亂道之士,不可與他往來,以免招來災禍,否則予以記過處分。

言下之意,筆者並非九六原人之一,也不在三曹普渡之列,已被林清源、郭飛鵬講師、李學忠道長、林秀英天才等人判為出盤之人,林乃代師授命之點傳,負有「三曹普渡」,「代天宣化」之重責大任,連「三曹普渡」中,地府之「罪大惡極」陰魂都能得你林清源之渡化,為何獨將筆者遺落凡間?是否筆者連他們都不如耶?噫嘻!當筆者聽完林所宣佈之大罪後,終於明白,終於恍然大悟,為何這次上帝會親自出面出考題了。筆者觀此情景知道,此次「天考」,乃筆者生平所親身經歷之最為嚴厲考驗,乃決定遵上帝之意,暫時不去道場,並觀後續之發展。

感謝天恩師德,並勞煩「南海古佛」、「 關聖帝 君」、「天然古佛」以及「明明上帝」成全培植之苦心。筆者何幸,經掌「道盤」之天然古佛為吾記上眾點傳之過,以示吾之清白。感謝掌「劫盤」之南海古佛親自渡化,為吾去業消劫。感謝掌理天「法律主」兼中天玉皇之 關聖帝 君親自出面,賜吾「青龍一把,如比春秋」,斬盡天下不忠不孝之人。更感謝上帝親自出面,為前三位仙佛背書並親自出考題。筆者一區區微不足道之人,德淺福薄,竟需要上帝親自出面,還勞煩「南海古佛」、「天然古佛」、「仁義古佛」三位古佛親自渡化,何幸之至!敢問天下道親,我李璧圭有此之幸,是否曠古今來第一人否?筆者只是區區一凡人,區區一老人(民國一百年已屆八十八歲矣),早已看破此一臭皮囊。如此驚動理天眾神,實乃過意不去,真是罪大惡極了。筆者若真不才或敗壞道德,上天隨時可以將筆者之靈收回,打入阿鼻或無間地獄即可,何必還煩勞上帝出面成全。筆者受辱,乃數之所然也,乃係「天考」也。然誰被考倒了,很快就有答案了。請看民國七十三年元旦南海古佛訓示:

清源點傳佛今喚…………點傳領命天職重  背誓大願難得赦  惡貫滿盈天必懲

◎敢問林點傳師,當你領命點傳,乃至代師授命,你所發之大誓可還記得?天職之重可還記得?背誓大願的下場可曾自警?惡貫滿盈的結果可曾自知?

◎民國七十三年中秋,天歸總壇舉行「師尊歸空三十七週年紀念」,天然師尊降臨,以黃石公授張良《素書》中所載,勉勵筆者,謹摘錄其中一段:

賢明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機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是以其道高足,而名重于後代。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足以守約,廉足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可茍得,此人之傑也。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于博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脩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悟,吉莫吉于知足,是以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召。

當時筆者閱此訓後,精神頗為振奮。筆者決定暫時退出道場,正符天意,上天高招。上天真乃高招也!感謝師尊以此特殊手段成全培植,筆者拜而受之。先暫退道場,俾有更充裕時間靜下心來精研「天道奧義」與「天然心法」,並為天道之將來籌謀規劃,為我「天然正道」之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天在降考前後及降考期間(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六日 至民國七十三年夏典)對筆者提示良多,均是鼓勵與期望之語。感謝天恩與師德之栽培與鼓勵,因而對自己對天道懷著無限信心,筆者深知在未來際於天道中之份量,越感到擔子之沉重,無時無刻不在警惕之中,謹恭錄數則置於座右銘,銘記在心,以資策勵:

《一》 民國七十年十一月四日 ‧南海古佛訓曰:

塵世漸多恩怨事  是非棋局總難平  行高敢計常人譽  忠竭還招叢謗生

滄海橫流絕感慨  危舟斷欖好支撐  怱怱辛勤過半百  蝸居不許擁專城

◎筆者按:專城,為地方長官之稱。言其權力能為一城之主也。古州牧太守多稱之。時筆者任苗栗縣警察局大湖分局副分局長兼泰安鄉戶政事務所主任之職,在新竹道中,任此項公職者,僅筆者一人。所謂專城,當指筆者而言,是年筆者五十八歲,已過半百。古佛深知,筆者日後必被小人算計排擠,在退出道場前,對筆者所作之指示。並勉勵筆者,不必因此而灰心,有朝一日上天必然召喚重出,不允許筆者長期隱居也。當時筆者尚在道場中奔走,對「蝸居不許擁專城」一句,疑惑不解。迨至上天降考,被小人羞辱,退出道場後,回頭看此聖訓,方悟上天為栽培筆者,早有安排。林清源、李學忠夫婦及郭飛鵬講師均為筆者之礪石也。

《二》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六日 ‧南海古佛訓曰:

謙謙君子道消時  察察小人剛長日

古佛指示,自本日起降考後,君子暫時退出道場,小人則在道場囂張跋扈一段長時間,《易‧遯卦》:「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其然也。

《三》民國六十六年春典上帝訓示:

余觀天道,何以不宏,必有原因,道長知否?

(筆者當時擬據實答以『人事不健全為主因』,惟恐傷及諸前輩,乃改口答以:似理非理,『正道被邪教所累』。)

上帝再問:道中必要英明領導,汝知之乎?

筆者答:理當如此。            

上帝續曰:天降英傑,必以生靈為重,必以國家為己責,望汝荷負此職,領吾天道,走入康莊之途,望汝勿辭,必須英明有名望者出而領導,則無此邪說。

 (筆者自認並非名望之人,故再請示:『有名望之人,出自何方?如何尋訪?』)

上帝曰:汝亦為其中之一,後將有賢人繼出,請汝勿慮。

◎依天道傳統,領導天道者,必為代表老師之點傳師,筆者已受命為「道長」,三天主考於民國六十三年農曆閏 四月五日 訓曰:「授封道長,上則代天宣化,下則輔助點傳。」因此,筆者認為不可能,也無意再領命為點傳師,然上天既有諭示,日後必有賢人可以領導,吾心堪慰矣。

〈七〉青年陰陽家郭正忠先生與道親原無一認識者,郭兄在閱過《天然雜誌》後,逢機緣於農曆民國六十九年底前往天歸總壇,《天然雜誌》發行所求得一貫大道。郭兄天資聰穎,對陰陽之學,未拜任何人為師,全係自修精通,馳名中外。郭兄思慮慎密敏捷,文筆流暢,曾在《天然雜誌》第十五期發表「天然貴局」一文,並著有厚達七百餘頁之《八字千秋》一書。郭兄入道後,《天然雜誌》發行人李學忠請其算算《天然雜誌》前後能辦幾年比較好!郭兄屈指一算,脫口而出曰:「二年。」《天然雜誌》果發行兩年,至七十年底停刊。李驚嘆郭兄智慧而生嫉妒,郭兄求道後,旋被徵召入伍服役三年,上天未派予任何職務。仙佛多次提到有「陰陽家」,有朝一日將為天道挑大樑者。自民國七十年夏季大典至民國七十三年秋季大典止,達五次之多。

第一次:民國七十年夏季大典‧達摩祖師:

有口能談貴人命  有耳能聽貴人聲  此中一片光明藏  嗜欲淺處天機深              

第二次:民國七十三年中秋‧南極仙翁:

金木火土合水   天然威震舉世

第三次:同年中秋‧三天主考:

陰陽賦大業     化世成大同

第四次:同年秋季大典‧南極仙翁再示:

大業賦陰陽     造化出奇功

第五次:同年秋季大典‧雷部風部龍部虎部:

天造定數  賦業陰陽  篤機而行  力導聖昌

郭正忠兄為道中唯一出色年輕陰陽家,仙佛所示,當指郭兄而言。李學忠夫婦野心勃勃,企將天道一把抓,領導人林清源被其視為傀儡,任由該夫婦擺佈,甚至被誤導而不知。渠等看此訓文,不是滋味,對郭兄乃生排擠之心,急欲將之除去,免得日後成為其掌控天道之阻礙,但苦無藉口。乃暗中散佈流言,中傷郭兄,先製造其在道親中不良印象,再俟機下手。

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十日‧濟公活佛訓曰:

心念一出鬼神知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六日‧ 關聖帝 君訓曰:

事事心機巧  頑性不順天  道門真禍害  地獄苦因緣             

上天不允許奸詐之徒,敗壞天道,於是設下考圈,捉拿道中妖孽,待其罪滿後而除之。民國七十二年底,郭兄退伍,次年 農曆正月初一 ,道中舉行新年慶典。郭兄三年來,首次懷著愉快心情參加,慶典中濟公活佛、南海古佛、 關聖帝 君、三天主考降臨訓示,古佛暗示道中將有異乎尋常之重大災禍發生,收拾頑劣。古佛最後訓曰:

轉機佛喚正忠賢  道不離人唯自離  曲解聖意敗其德  天理昭彰無私曲  自作孽矣不可活

筆者當時在場,觀此訓文,不覺會心一笑。古佛繼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六日 考筆者之後,又降考矣。不知內情者,必誤認為古佛係在指責郭正忠「曲解聖意」(即故意歪解仙佛聖訓,誤導道親)而敗其德,郭兄在道中,上天未封任何職務,從未上台講解聖訓,何來曲解聖意,敗德之舉!古佛所指,當另有其人。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導源真君訓曰:

溽嫉之人  不能容賢  容近賢難  容尊貴難 

上天早已知悉,道中竟有濃厚嫉賢之不肖小人在也。民國七十三年夏季大典之日上午,筆者被郭歸鵬講師當眾羞辱。下午重演在郭正忠兄身上,正忠兄於是日上午參加大典後,於下午一時許,欲渡其母及其竹中同學彭國財前往天歸總壇參觀並求道,渠等剛抵達聖道宮(總壇之所在地)大門口,李學忠作勢揮拳欲毆擊正忠兄,郭歸鵬講師及一道親葉柳江(葉某夫婦後來亦因將其長男名字取為「葉禮嘉」三字,其中『嘉』字與李學忠之四名子女名字中共同之『嘉』字相同,致李夫妻相當不悅,使葉夫婦憤而從此脫離天歸佛壇)在旁舉拳助威,李學忠大喊「郭先生、柳江,上!」(其口氣猶如黑道大哥叫小弟們揍人一般也!)身為道長,膽敢在慶祝上帝聖誕典禮中,公然行凶,擾亂道場,敗壞道風。而早在上午當正忠兄步上聖道宮二樓欲進天歸總壇助道時,倪滿足地才竟攔阻正忠兄於佛壇入口,不讓其入內,但正忠兄仍對倪不屑一顧地進入壇場參加慶典。

李某之敢如此囂張,乃假託神意,故意曲解聖訓,認為南海古佛於民國七十三年元月訓示:「曲解聖意敗其德。」係在責備郭正忠兄,李學忠自認在替天行道,除去道中敗類。其實古佛所指責的正是李學忠本人,李某非但不反省自己的錯誤,反將自身所犯過失加諸他人,其內心之狠毒,已暴露無遺,為他自己又添一罪証。正忠兄雖險遭毆辱,但仍看在我的面上不予計較,但認為留在如此道場,也無甚意義,與筆者同進退。當日下午上帝訓曰:

能忍一朝之辱  自損以驕之  則其後可以驟勝 

所謂「一朝之辱」,係指筆者與正忠兄,於當日同受奇辱之事。「自損以驕之」之「之」字是代名詞,指李學忠。上帝勸勉吾倆人,暫且忍耐讓他,上天自有公斷。

李學忠心如蛇蠍,只要他想整你、搞你,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於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具名散發傳單,惡意毀謗郭正忠兄,並唆使男女道親數人,到處分發傳單。郭兄心胸寬廣,並再次看在我李某之面上不予計較。李學忠為筆者之次子,逆子認為郭正忠善良可欺,乃變本加厲。於 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二日 ,致函「命和運月刊」發行人解伯鏞先生,要求將該傳單刊登,欲置郭兄於絕境。這是李學忠的一貫作風。郭兄當時為「命和運月刊」之顧問,解發行人不察,予以照登。李學忠行為惡毒、卑劣,擅於以小人之心,度天下之人。筆者力促郭兄依法提出告訴,討回公道。筆者夫婦願出庭為郭兄作證,傳單所言,全係子虛。李學忠因此被判刑事妨害名譽罪成立,並賠賞郭兄名譽損失。此乃天道之恥,亦使李家蒙羞。古哲云:「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然天道宏道長李學忠之無恥,是謂何恥耶?逆子李學忠後又因誣告郭正忠兄被中華民國最高法院判決有期徒刑4個月定讞,後逢李前總統登輝上任大赦,減為2個月有期徒刑,於民國 80年入監獄服刑 2個月完畢。惟其出獄後仍不知悔改,繼續為害道中。當逆子入獄 期間,其岳父林領導清源點傳師對外謊稱逆子李學忠是到美國弘揚道務,真是無恥之甚也!

郭兄退出道場後,筆者向其建議,你文筆甚佳,可為天道寫些東西,郭兄乃奮筆疾書,於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及八月先後完成《一貫道大綱》及《一貫道佳音》二書,並公開發行。此為《一貫道》在解禁前,以道親個人立場,為宏揚天道之先聲,此乃一貫道在台之第一勇士與先覺者也,功不可沒。

天歸總壇於民國六十六年夏季大典落成後,三天主考命新竹區道親,每逢星期六及星期天晚上,集中總壇研讀聖訓及天道精義。筆者主持至民國六十八年底,民國六十九年《天然雜誌》發行後,由李學忠主持,並報告雜誌發行狀況。郭正忠無任何名份及機會上台講解聖訓,誰在曲解聖意而敗其德,不問可知。新竹天道中竟有多位點傳,二十餘年來,以「敗其德者」為馬首是瞻,甘居下流,實令人匪夷所思。

民國七十三年夏季大典天然師尊訓曰:

諸位點傳  為師記過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何以記過  汝等當明  身為點傳  代師之職  教導後學  是非分明  廣化有緣  同心同德  恪守天職  同建聖業  豈能與之  亂道之士  同流合污  天命負重  何不慎乎! 

◎道中所有點傳,經師尊記過之後,仍不知悔悟,繼續與亂道之士同流合污,真為該批點傳將來之結局而擔憂。

李學忠於 民國六十三年一月五日 ,三天主考封為「宏道長」,道不考不宏,既膺宏道則必應受考,這是天理,其使命概分為「正反兩面」;正面者,磨鍊人才,助天道之發展。反面者,考出道中,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悖師逆天之徒,予以淘汰,免阻礙道務之進行,其中當然包括宏道者本人。如宏道長出任《天然雜誌》發行人,辦理雜誌,宏揚師德,屬正面。反面者,如新竹區當時領導人羅紹綸經理,極力破壞代表師尊之名《天然雜誌》之發行,且命令所有點傳師、壇主不准助印,讓雜誌自生自滅,以後也不准參加大典。同時,強迫所有點傳、壇主隨其離開雜誌之發行所《天歸總壇》,企圖使總壇關閉。然而總壇未關門,雜誌照常發行,羅經理則被淘汰於道門之外。

郭正忠兄在民國七十三年夏季大典隆重慶祝上帝聖誕當天險遭毆辱,復於次年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被李學忠惡意到處散發傳單誹謗,此乃天道中之敗類(人間法律雖已還給郭兄一個公道,但尚有天律還沒算帳)。有好友建議,逆子逆天惡行,不宜公佈,以免影響李家聲譽及其未來之前途。(逆子一心一意想從政,惜品性惡劣,其子李朕嘉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是否亦因其父李學忠犯有兩項刑事前科且曾坐牢服刑因而無法遂其司法官一途,不得而知)筆者答曰:

古人曾云:堯有丹朱,舜有商均,啟有五觀,湯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由元德,而有姦子。夫豈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註)明王聖帝,雖有姦子,然不足以掩大德,尤以堯、舜二帝之子,皆不肖。未能繼承其父大業,反成就兩位聖人,天下為公,禪讓美德,而丹青留名,受後世崇敬,一正一反,此正天道之妙用也。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逆子不肖,對筆者又有何傷!

民國七十年夏典上帝早已訓示:

父不能愛無益之子,君不能愛不軌之民。

既入道門,一切應秉諸大公,不敢有辱上帝所賦予之使命。

註:

見《國語‧楚語上‧申叔時論傅太子之道》。

堯有丹朱,丹朱是帝堯之子,名朱而封於丹。相傳朱傲慢荒淫,所以堯便讓位於舜。舜有商均,商均為舜帝之子,名均而封於商。古書記載:「均有昏德,不堪帝事」,所以舜傳位於禹。啟有五觀,啟是禹之子,夏王朝開 國之 君。五觀是啟之少子、太康之弟,又作武觀。曾被放逐到黃河西岸,放逐後又曾叛亂。湯有太甲,太甲是商湯之孫,不遵湯之法度,曾被伊尹放逐至桐地。文王有蔡、管,管即管叔鮮,蔡即蔡叔度,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死後,成王即位,周公攝政,管、蔡挾商紂子武庚叛亂,王命周公討之,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而遷之,尋亦死。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昊子 的頭像
    昊子

    一貫道盤萬八年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