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證果品》第十七‧證品分‧卷五‧中卷

 

法本無法,無法之法,始名為法,法本無作,乃名真實法諦也。復不觀《華嚴》有云:「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一錢分,多聞亦如是。」以喻畫餅若能止飢,則說食亦能飽餐也。法不在言語章句,若從言中覓法,則視瓦礫類比為真珠,非惟覓法不成反落文字障,非惟自覺不成反落無明障也。《維摩經》有云:「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是以內徹豁然畢竟靈明,心燈熙朗,以窮一真清淨心;外融諸法畢竟無生,伏膺高軌,以盡一心清淨界;心本無染無纏,本不造不作,非惟法性般若畢竟涅槃,萬事萬物,無不皆俱涅槃真實義也。一切法可破可立,一心亦可破可立,乃至無心可破,無心可立;故法界能破,破心中法界;涅槃亦能破,破心中涅槃也。故曰:入正受而三昧起;五蘊以色為首,六根以眼為先;色因眼根為見而入,入則蘊受於清淨界非清淨界;清淨界為正受,善正唯心故;非清淨界為惡受,惡邪亦唯心故;餘五根亦復如是明然者,入正受法界而法界三昧起,入一切境界正受而境界三昧起,入大乘正受而大乘三昧起,乃至入一微塵正受而微塵三昧起;真俗本無異同,聖凡本無異同,佛眾生本無異同,體恆一如故。一如者,一真也;真者,真實義也;是以一如真實義,無量無邊,無涯無際,無窮無盡;約廣義論:與天地共存,始而莫知其所始,終而不知其所終;與宇宙共齊,曠而莫知其所際,淵而不知其所深;約狹義論:與法身共存,清而無有可比其清,淨而無有可比其淨;與佛性共存,覺而無有可比其覺,證而無有可比其證;貫精微於一塵一芥,塵芥無染;通幽顯於一理一事,理事無礙;融萬法於一心一念,心念無懸;超三界於一果一證,果證無極。

 

故偈曰:

 

道品對治成事理  典要躬行利他行

韜隱淨業內聖溢  澤及萬物趨以明

謙巽和光立德基  長養性智恆常裕

深入慧根開菩提  正言備物四海齊

 

再偈曰:

 

天地至德配日月  日月合明澤萬類

萬類會歸通幽顯  幽顯俱攝天曲樂

曲樂共鳴賞心悅  心悅典常妙法覺

法覺利他宏聖業  聖業感動天然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